2020-2021學年北京四十三中九年級(下)開學化學試卷
發布:2024/10/27 21:30:2
一.共30道選擇題,每小題1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
1.空氣的成分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是( )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組卷:1968引用:447難度:0.9 -
2.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糧食釀酒 B.瓷碗破碎 C.食物腐敗 D.火藥爆炸 組卷:69引用:6難度:0.8 -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
A.氧 B.硅 C.鋁 D.鐵 組卷:2192引用:389難度:0.9 -
4.下列安全標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A. B. C. D. 組卷:340引用:48難度:0.9 -
5.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聞氣體氣味B.
滴加液體C.
傾倒液體D.
檢查氣密性組卷:15引用:3難度:0.8 -
6.下列做法不利于保護環境的是( )
A.垃圾分類處理 B.倡導使用一次性筷子 C.使用節水龍頭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組卷:37引用:4難度:0.7 -
7.下列不屬于新能源的是( )
A.潮汐能 B.太陽能 C.風能 D.化石能源 組卷:66引用:4難度:0.8 -
8.下列材料屬于合金的是( )
A.不銹鋼 B.塑料 C.玻璃 D.陶瓷 組卷:188引用:6難度:0.9 -
9.下列有關二氧化碳和氧氣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都含有氧元素 B.常溫下都是無色氣體 C.都屬于氧化物 D.相同條件下密度都比空氣的大 組卷:28引用:5難度:0.7 -
10.下列物質含有氫分子的是( )
A.H2 B.H2O2 C.H2CO3 D.N2H4 組卷:143引用:6難度:0.6 -
11.鈉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質區別在于( )
A.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B.質子數不同 C.元素符號不同 D.核外電子數不同 組卷:15引用:3難度:0.7 -
12.下列關于物質用途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氧氣可用作燃料 B.氮氣可用于食品防腐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可用作氣體肥料 組卷:40引用:4難度:0.6 -
13.下列凈水方法中,凈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餾 B.消毒 C.吸附 D.沉淀 組卷:264引用:11難度:0.7 -
14.食品包裝中經常用到鋁箔,鋁能制成鋁箔是因為鋁具有( )
A.金屬光澤 B.抗腐蝕性 C.導熱性 D.延展性 組卷:274引用:7難度:0.8 -
15.密閉居室內使用燃氣熱水器容易使人中毒,使人中毒的氣體是( )
A.CO2 B.CO C.O2 D.N2 組卷:76引用:4難度:0.8
二、非選擇題(共70分)
-
45.碘酸鉀(KIO3)為白色固體,可溶于水,常作為補碘劑被添加到食鹽中。小組同學實驗探究其性質。
【進行實驗1】用如圖裝置完成實驗,探究KIO3的熱穩定性。記錄如下:序號 1-1 1-2 裝置 現象 加熱較長時間后,產生大量氣泡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1)實驗1-1結束時,應進行的操作是先
(2)1-2中現象說明,1-1中收集到的氣體是
(3)由實驗1可知,KIO3受熱
【進行實驗2】按下表數據、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探究KIO3與維生素C的反應及其影響因素,記錄如表。
資料:淀粉溶液遇I2變為藍色,遇KIO3、維生素C(化學式為C6H8O6)、醋酸(化學式為C2H4O2)不變色。裝置 序號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g 實驗現象 KIO3 維生素C 2-1 0.1 0.1 溶液立即由無色變為藍色 2-2 0.005 0.005 溶液逐漸由無色變為藍色 2-3 0.0025 0.0025 一段時間后溶液無明顯變化,再滴入5滴稀醋酸后,溶液逐漸變為淺藍色
(4)實驗2-1中,KIO3溶液與維生素C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5)對比實驗2-1、2-2,可探究的影響KIO3與維生素C反應的因素是
(6)由上述實驗得到結論“KIO3能與維生素C反應生成I2”,實驗證據是
【反思與評價】
(7)甲同學由實驗2-3得出結論:醋酸會促進KIO3與維生素C的反應;乙同學認為不嚴謹,理由是組卷:164引用:8難度:0.5 -
46.砂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人們以砂子為原料,先制成粗硅,然后提純制成高純硅,再用高純硅制造集成電路。生產粗硅的化學反應如下:2C+SiO2
Si+2CO↑。高溫
(1)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2)生成的Si與CO的質量比為
(3)若所用砂子中SiO2的質量為120t,則理論上最多能生成的Si的質量。組卷:58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