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學年安徽省蕪湖市新豐中學八年級(下)入學考試物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把符合題意的選項前的字母填入答案表中.每小題2分,共30分)
-
1.下列不是科學探究步驟的是( ?。?/h2>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判斷正誤 D.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組卷:73引用:15難度:0.9 -
2.你對生活中物理量的認識,指出下列數據符合實際的是( ?。?/h2>
A.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 B.一支新鉛筆的長度約為18dm C.一位中學生的步行速度大約為1.2m/s D.一個普通雞蛋重約5N 組卷:40引用:5難度:0.6 -
3.有甲、乙兩架飛機,甲飛機的速度是1800km/h,乙飛機的速度是500m/s,兩者相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A.兩者速度一樣大 B.甲速度大 C.乙速度大 D.不能比較 組卷:11引用:2難度:0.9 -
4.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物體不振動可能也會發出聲音 B.聲音在空氣和水中的傳播速度不同 C.減少噪聲的唯一方法是不讓物體發出噪聲 D.“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要求人們在公共場所說話音調放低些 組卷:130難度:0.9 -
5.物理知識滲透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警示語或成語中,涉及到光學知識的是( )
A.圖書館掛的警示語“請勿喧嘩” B.高速公路掛的警示語“保持車距” C.成語“一葉障目” D.成語“刻舟求劍” 組卷:96引用:32難度:0.9 -
6.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光線垂直照射在平面鏡上,入射角是90° 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魚,看到的是魚的虛像 D.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20°,則入射角為60° 組卷:49引用:11難度:0.9 -
7.小明看遠處的某點時,其光路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明的眼睛是近視眼,應配凸透鏡做成的眼鏡 B.小明的眼睛是近視眼,應配凹透鏡做成的眼鏡 C.小明的眼睛是遠視眼,應配凸透鏡做成的眼鏡 D.小明的眼睛正常,無須配戴眼鏡 組卷:456引用:126難度:0.9 -
8.2010年的東亞足球四強賽中,中國隊與韓國隊的比賽進行到第62分鐘時,中國男足隊員鄧卓翔連過三人殺入禁區,一腳冷靜的弧線球繞過門將,直入球門后角,3:0鎖定勝局。足球離開腳面后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使足球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施力物體是( ?。?/h2>
A.鄧卓翔和地球 B.足球和空氣 C.守門員和地球 D.地球和空氣 組卷:268引用:33難度:0.9 -
9.下列實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h2>
A.運動鞋底上有較深的花紋 B.在冰雪路面上行車,需加裝防滑鏈 C.拉桿旅行箱底部裝有輪子 D.體操運動員上單杠前往手上涂抹鎂粉 組卷:11引用:4難度:0.9 -
10.忽略空氣阻力,拋出后的小球在空中運動軌跡如圖所示,拋出后的小球由于( ?。?/h2>
A.不受力,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B.不受力,運動狀態不發生改變 C.受到重力作用,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D.受到推力作用,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組卷:1324引用:173難度:0.9
四、實驗、探究題(除標明分值的題外,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
31.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小明的實驗操作出現了錯誤如圖1,其錯誤是。
(2)糾正錯誤后,小明的三次實驗情況分別如圖2中的甲、乙、丙所示。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運動,根據知識可知,這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選填“大于、等于、小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3)小明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系”時,利用圖2中甲、乙兩組數據比較得出:“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就越大”的結論。你認為他這樣對比這兩組數據就得出這樣的結論對嗎?。你的理由是:。
(4)從圖2中甲、丙兩組數據比較,你能得出的結論是:。組卷:35引用:4難度:0.1 -
32.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甲、乙兩組同學分別選擇器材后,設計組裝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老師指出乙組同學選擇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2)保持兩盤的砝碼質量相等,用手將小車扭轉到圖2位置,松手后,小車將無法在此位置平衡。實驗中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滿足哪個條件?。
(3)由上述實驗可得: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 ,方向 ,且作用在 ,這兩個力就平衡,此時這兩個力的合力為 N。組卷:37引用:6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