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常州市十校高三(上)調研生物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8/30 12:0:9
一單項選擇題: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夏季,某河流受到污染后,藍細菌和綠藻等大量繁殖,爆發水華,影響水質和水生動物的生活。下列關于藍細菌和綠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均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 B.均以細胞壁為系統的邊界 C.均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D.均以脫氧核糖核酸為遺傳物質 組卷:17引用:5難度:0.7 -
2.使用巰基乙醇和尿素處理牛胰核糖核酸酶,可以將其去折疊轉變成無任何活性的肽鏈。若透析除去巰基乙醇和尿素,再將失活的該酶轉移到生理緩沖液中,一段時間后,可恢復活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牛胰核糖核酸酶的單體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 B.上述失活的牛胰核糖核酸酶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 C.牛胰核糖核酸酶空間結構的形成與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等有關 D.這個實驗說明環境因素能影響蛋白質的空間結構,進而影響其功能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3.生物膜的流動性與溫度有關。正常溫度時,膜既可保持正常的結構,又具有較強的流動性,稱為液晶態;溫度很低時,膜的流動性急劇降低,轉變為凝膠態;如果環境溫度很高,則變成無序的液體狀態。膽固醇分子與磷脂分子相結合既能限制磷脂分子的熱運動又能將磷脂分子相隔開使其更易流動。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膽固醇分子除了構成動物細胞膜,在人體內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B.溫度很高會破壞膜中蛋白質的空間構象,從而使生物膜變成無序狀態 C.膽固醇可以調節動物生物膜的流動性,使生物膜適應溫度的范圍變小 D.生物膜的流動性表現在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數蛋白質分子能流動 組卷:36引用:9難度:0.8 -
4.在光照條件下,嗜鹽菌細胞膜上的①(視紫紅質)介導H+的跨膜運輸,在膜兩側形成H+濃度梯度,在H+濃度梯度的驅動下②可以合成ATP,具體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嗜鹽菌沒有具膜細胞器,沒有復雜的生物膜系統 B.①與光合色素的功能相同,在細胞內合成場所相同 C.②可以協助H+跨膜運輸,并且具有催化作用 D.若細胞膜對H+通透性發生改變,則會影響ATP的生成 組卷:9引用:9難度:0.7 -
5.將來自同一紫色洋蔥的鱗片葉外表皮且生理狀態相同的細胞分別放置在甲、乙溶液中,對細胞失水量進行測量,所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甲溶液的起始滲透壓比乙溶液的起始滲透壓高 B.A點,洋蔥細胞開始從乙溶液中吸收溶質分子 C.8 min時,乙溶液中的細胞有活性,甲溶液中細胞無活性 D.乙溶液內洋蔥細胞的細胞液顏色在B點時最深 組卷:3引用:3難度:0.6 -
6.甲、乙、丙三圖都表示細胞呼吸強度與O2濃度的關系(呼吸底物為葡萄糖)。據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甲可表示人體的成熟血紅細胞的呼吸情況 B.圖乙中當O2濃度達到 M點以后,由于受到呼吸酶等因素的限制,CO2釋放量不再繼續增加 C.圖丙中YZ:ZX=4:1,則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4倍 D.圖丙中無氧呼吸消失點對應的O2濃度是I;O2應調節到H濃度,更有利于蔬菜的儲存 組卷:32引用:4難度:0.6 -
7.利用裝置甲,在相同條件下分別將綠色植物E、F的葉片制成大小相同的葉圓片,抽出空氣,進行光合作用速率測定。圖乙是利用裝置甲測得的數據繪制成的坐標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從圖乙可看出,F植物適合在較強光照下生長 B.光照強度為1 klx時,裝置甲中放置植物E的葉圓片進行測定時,液滴不移動 C.光照強度為3 klx時,E、F兩種植物的葉圓片產生氧氣的速率相等 D.光照強度為6 klx時,裝置甲中E植物葉圓片比F植物葉圓片浮到液面所需時間短 組卷:30引用:11難度:0.6 -
8.下列關于真核細胞內合成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有氧與缺氧的條件下,細胞質基質都能形成ATP B.正常情況下,線粒體內膜上形成ATP時伴隨著氧氣的消耗 C.在綠色植物葉綠體內,形成ATP的過程需要光照 D.ADP與ATP相互轉化,使細胞內ATP大量積累 組卷:0引用:2難度:0.9
三、非選擇題:共5題,共55分.
-
24.如圖1是人體對某病毒的部分免疫過程示意圖,序號Ⅰ~Ⅶ表示不同種類的細胞,輔助性T細胞(Th)是T細胞的一種,a~g代表不同的物質。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細胞Ⅰ包括樹突狀細胞等,在免疫過程中屬于
(2)輔助性T細胞,能識別抗原,分泌的d、e、f稱為
(3)當入侵的病毒被消滅之后,人體在很長時間內能夠保持對這種抗原的記憶,當再次接觸這種抗原時,圖中細胞
(4)為驗證已存在的抗體會對同種抗體的產生有抑制作用,研究人員用家兔進行了以下實驗。
A組處理:注射抗原。
B組處理:注射同種抗原,約50d后,抽出部分血液去除抗體后回輸。每日測定家兔體內相應的抗體濃度,結果如圖2。
由上述實驗可以證明已存在的抗體組卷:5引用:2難度:0.7 -
25.回答下列問題:
Ⅰ、根據豆類種子的自然生長特性及國內外在芽菜生產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合理、合法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能夠提高種子的利用價值,提高豆芽產出率,改善感官品質。
(1)常用于豆芽生產的6—芐基腺嘌呤,具有抑制植物葉內葉綠素、核酸、蛋白質的分解,保綠防老;促進細胞分裂和生長等多種效能。該物質應屬于
(2)某興趣小組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實驗一)、乙烯利(實驗二)分別處理剛開始發芽的大豆芽,三天后觀察到的胚軸生長情況依次如圖1所示。(“﹣”表示未用激素處理,“+”表示用相應的激素處理,“+”越多激素濃度越高)。
在植物體內,果實發育所需生長素主要來自于
(3)在生產實踐中,用
Ⅱ、海帶中含有植物生長素(IAA)和脫落酸(ABA)等激素,為研究激素對海帶生長的影響,某研究組開展了系列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4)為開展海帶的組織培養,取海帶的葉狀體基部切塊作為
(5)圖2為海帶中的IAA和ABA含量與海帶生長變化(月增長率)的關系。海帶增長率與IAA含量呈
(6)已知海帶成熟區段各部位ABA的分布無顯著差異,則其在成熟區段中的運輸方式組卷:10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