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廣東省廣州五中高二(上)段考生物試卷(4)
發布:2024/11/30 23:0:2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唯一選項符合題意。25小題,每題3分,共75分。
-
1.在種群的下列特征中,對種群個體數量的變動起決定作用的是( )
A.種群密度 B.年齡組成 C.性別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組卷:56引用:33難度:0.9 -
2.如果采用樣方法調查某地區(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
A.計數甲地內蒲公英的總數,再除以甲地面積,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 B.計數所有樣方內蒲公英總數,除以甲地面積,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 C.計算出每個樣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樣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 D.求出所有樣方蒲公英的總數,除以所有樣方的面積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積,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 組卷:1198引用:79難度:0.9 -
3.某陸生植物種群的個體數量較少,若用樣方法調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將樣方內的個體進行標記后再計數 B.進行隨機取樣,適當擴大樣方的面積 C.采用等距取樣法,適當減少樣方數量 D.采用五點取樣法,適當縮小樣方的面積 組卷:717引用:63難度:0.7 -
4.海洋漁業生產中,合理使用網眼尺寸較大的網具進行捕撈,有利于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下列不正確的解釋是( )
A.更多幼小的個體逃脫,得到生長和繁殖的機會 B.減少捕撈強度,保持足夠的種群基數 C.維持良好的年齡結構,有利于種群數量的恢復 D.改變性別比例,提高種群出生率 組卷:208引用:46難度:0.7 -
5.下列關于環境容納量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種群數量在 時增長最快K2B.同一群落各種群的環境容納量是相同的 C.環境容納量會隨著環境條件的改變而改變 D.達到環境容納量時,其種群最大數量能維持相對穩定 組卷:5引用:1難度:0.6 -
6.觀察圖象,分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呈現“S”型增長的種群,隨著時間的推移,種群增長所受的環境阻力先增加后減少 B.種群呈現“J”型增長的前提條件是不存在天敵、食物充足、生存空間無限等 C.“J”型曲線代表的種群,種群數量不斷增大且無K值 D.在自然界中,種群的增長曲線一般是“S”型曲線 組卷:71引用:6難度:0.7 -
7.生活在一個生物群落的兩個種群(a,b)的數量變化如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種群與b種群為捕食關系,a種群依賴于b種群 B.a種群與b種群為競爭關系,競爭程度由強到弱 C.b種群為“J“型增長,始終受到a種群的制約 D.a種群為“S“型增長,其增長受本身密度的制約 組卷:3引用:1難度:0.6 -
8.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約1m2的石頭,有人于石頭不同距離處,調查了蜥蜴個體數、蝗蟲種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結果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隨著蝗蟲種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間的競爭將會加劇 B.蜥蜴活動地點離石頭越遠,被天敵捕食的風險越大 C.距石頭的遠近是引起該群落水平結構變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適量石頭,有利于能量流向對人類有益的成分 組卷:760引用:48難度:0.9 -
9.豚草是原產北美的植物,據調查在江蘇.浙江.北京.上海等19個省市頻頻發現.課外小組的同學對某地區路旁的一片閑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種群密度連續進行了五年的調查,部分結果如下表所示(單位:株/m2).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龍葵 3.0 2.0 0.4 0 0 A.在豚草等植物的調查中應該采取樣方法 B.在進行種群密度調查時應特別注意隨機取樣 C.調查結果表明該地區的植物群落的豐富度在減少 D.可以推測該地區動物的豐富度將會增加 組卷:17引用:8難度:0.7
二、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25分)
-
28.將某稻田等分為互不干擾的若干小區,均種上水稻苗(28株/m2)和3種雜草(均為1株/m2),隨機向不同小區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壽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時間后,測得各物種日均密度增長率如圖所示:
(1)用樣方法調查水花生種群密度時,常用的取樣方法有
(2)稻田生態系統中的福壽螺屬于
(3)實驗期間,中密度處理小區福壽螺種群的出生率
(4)若實驗結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處理小區將經歷組卷:3引用:2難度:0.6 -
29.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GA)能誘導α-淀粉酶的產生,促進種子萌發;脫落酸(ABA)能抑制種子萌發。某研究小組分別用三組試劑對種子進行處理,所得結果如圖所示,圖中X為6-甲基嘌呤,是一種mRNA合成抑制劑,“↓”表示開始處理時間。請回答下列問題:
(1)GA除能促進種子萌發外,還能促進
(2)本實驗的自變量是
(3)大量事實已經證明內源ABA具有促進脫落的效應,但用ABA作為脫葉劑的田間試驗尚未成功,這可能是由于植物體內的組卷:83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