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浙江省某市八年級(下)競賽物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現有阻值為4歐姆的電阻若干個,如要得到阻值為3歐姆的電阻,則至少需要上述電阻( )
A.3個 B.4個 C.8個 D.12個 組卷:168引用:2難度:0.9 -
2.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電鍵S后,燈L不發光。現用電壓表檢查電路故障,測得Uad=6.0伏,Ucd=0伏,Ubc=0伏,Uab=6.0伏,該電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燈L斷路 B.電阻R斷路 C.電阻R′斷路 D.電鍵S斷路 組卷:236引用:3難度:0.9 -
3.如圖所示,在盛水容器的水面上漂浮著一塊冰,冰塊內有一部分是空心的。當冰完全熔化后,水面的高度( )
A.保持不變 B.略有升高 C.略有降低 D.無法確定 組卷:1022引用:6難度:0.7 -
4.如圖所示,一盛滿水的圓柱形容器A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現把一體積小于容器容積的物體G輕輕放入水中,容器中溢出的水全部流入邊上的容器B中。則容器A對水平桌面的壓強( )
A.一定不變 B.可能不變 C.一定變大 D.可能變小 組卷:279引用:3難度:0.9 -
5.如圖所示,帶有活塞的燒瓶內封閉一定的氣體,不考慮燒瓶和外界的熱傳遞,現在外力F作用下,活塞向內移動一段距離,則燒瓶內的氣體溫度會( )
A.升高 B.降低 C.不變 D.無法確定 組卷:317引用:1難度:0.9 -
6.教室里用投影儀放映課件時,銀幕上出現了正常畫面,若有一只小蟲正好落在投影儀的鏡頭上,此時對畫面的影響是( )
A.畫面變得模糊 B.畫面稍微變暗了一些 C.畫面上出現該小蟲清晰的像 D.畫面上出現該小蟲的像,但不清晰 組卷:350引用:13難度:0.9 -
7.如圖所示,面積較大的水池內水深為H,水面上浮著一邊長為a、質量為m的正方體物塊,物塊的一半體積浸在水中。現用力將木塊緩慢地壓入水中直到池底,則從木塊剛好浸沒水中開始到最終壓在池底的過程中,池中水的能量增加了( )
A.2mg(H-a) B.mg(H-a) C.mg(H- )a2D.2mg(H- )a2組卷:543引用:3難度:0.5 -
8.阻值都是R的五個電阻連接如圖所示,則A、B之間的等效電阻值為( )
A.0 B.R C. R2D. R5組卷:619引用:2難度:0.7 -
9.某中學的科技研究小組為太空工作站的宇航員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四種電加熱水壺。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組卷:314引用:7難度:0.5 -
10.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當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移動時,電壓表V,電流表A的示數之比增大。則電壓表V或電流表A的示數變化情況以及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的移動情況是( )
A.電流表A示數增大,P向左滑動 B.電流表A示數減小,P向左滑動 C.電壓表V示數增大,P向右滑動 D.電壓表V示數減少,P向左滑動 組卷:1368引用:4難度:0.7 -
11.如圖所示,公路兩側的甲、乙兩條水渠由路面下的傾斜涵洞相連,兩渠水面相平。關于涵洞的水流方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于水向低處流,所以涵洞中的水從乙流向甲 B.由于甲側涵洞口在水下位置較深,壓強較大,所以涵洞中水從甲流向乙 C.由于兩渠水面相平,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動 D.由于甲側涵洞口的壓強等于乙側涵洞口的壓強,所以涵洞中的水不流動 組卷:281引用:3難度:0.9
三、簡答題
-
32.質量為m1的銅質量熱器盛著質量為m2的水,它們的共同溫度為t0現將一塊質量為m3、溫度為t(t<t0)的鐵塊放入量熱器水中,設銅、水、鐵的比熱為c1、c2、c3.求最后溫度t3。
組卷:348引用:2難度:0.1 -
33.光速的測定在光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推動了光學實驗的發展,也打破了光速無限的傳統觀念,引發了一場物理革命,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
(1)最初的光速值是根據丹麥科學家羅默的理論測出的。羅默對木星系進行了長期系統的觀察和研究。他發現,離木星最近的衛星--木衛一繞木星運行,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木星遮食一次,這個時間間隔在一年之內的各個時間里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羅默在解釋這個現象時說,這是因為光穿越地球軌道需要時間,最長時間可達22min,已知地球軌道半徑R=1.5×108km.請根據羅默的數據算出光速的大小。
(2)如圖所示是邁克爾遜用轉動八面鏡法測光速的實驗示意圖,圖中P可旋轉的八面鏡,S為發光點,T是望遠鏡,平面鏡O與凹面鏡B構成了反射系統。八面鏡距反射系統的距離為AB=L(L可長達幾十千米),且遠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鏡的距離。現使八面鏡轉動起來,并緩慢增大其轉速,當每秒轉動次數達到n0時,恰能在望遠鏡中第一次看見發光點S,由此邁克爾遜測出光速c.請寫出測量光速的表達式。
(3)一車廂以速度v在水平地面上行駛,車廂底部有一光源,發出一光信號,射到車頂。已知在車廂里的觀察者測量到這一過程所用的時間為Δt0,如圖(a)所示。另外一個觀察者站在地面,他測量到的這一過程所用的時間為Δt,如圖(b)所示。研究表明不論觀察者是站在車廂里還是在車廂內地面上,車廂的高度L0都是不變的,光在車廂里和車廂內地面上傳播的速度都是c,試判斷Δt和Δt0哪一個更大一些,從中可以得出什么結論。組卷:1733引用:5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