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必修2《1.1 核外電子排布與元素周期律》2015年同步練習卷(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東山高中)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7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正確答案只包括一個選項,多選時,該題為0分;若正確答案包括兩個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的得1分,選兩個且都正確的得滿分,但只要選錯一個,該小題就為0分)
-
1.如圖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關R、W、X、Y、Z五種元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br />
A.常壓下五種元素的單質中,Z單質的沸點最高 B.Y、Z的陰離子電子層結構都與R原子的相同 C.Y的氫化物的沸點比H2O的沸點高 D.Y元素的非金屬性比W元素的非金屬性強 組卷:99難度:0.9 -
2.下列推斷中,符合實際的是( ?。?/h2>
A.第n周期的最后一種金屬元素位于第n主族(n>1) B.第n周期有(8-n)種非金屬元素(n>1) C.若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m,電子層為n,則m-n=5的主族元素最高價含氧酸為最強酸 D.短周期元素中最外層電子數為2的元素一定是第ⅡA族元素 組卷:29難度:0.9 -
3.已知A、B是第一周期以外的短周期元素,它們可以形成離子化合物AmBn.在此化合物中,所有離子均能形成稀有氣體原子的穩定結構.若A的核電荷數為a,則B的核電荷數不可能是( ?。?/h2>
A.a+8-m-n B.a+18-m-n C.a+16-m-n D.a-m-n 組卷:11難度:0.7 -
4.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兩兩相鄰的五種元素如圖所示.若B元素的核電荷數為a,則五種元素的核電荷總數之和可能為( )
①5a、②5a+18、③5a+10、④5a+8.A.只有①、③ B.只有① C.只有③ D.全部 組卷:12引用:4難度:0.7 -
5.a、b、c、d、e是同周期的五種元素,a和b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顯堿性,且堿性b>a,c和d的氣態氫化物的還原性d>c,五種元素的原子,得失電子后所形成的簡單離子中,e的離子半徑最小,則它們的原子序數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
A.b、a、e、d、c B.e、d、a、b、c C.a、b、d、c、e D.c、d、e、a、b 組卷:51引用:46難度:0.9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8小題,共63分)
-
15.下表是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別代表某一化學元素.
(1)下列
①a、c、h ②b、g、k
③c、h、l ④d、e、f
(2)如果給核外電子足夠的能量,這些電子便會擺脫原子核的束縛而離去.核外電子離開該原子或離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兩大因素的影響: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吸引力;形成穩定結構的傾向.
一些原子核失去核外不同電子所需的能量(kJ?mol-1)鋰 X Y 失去第一個電子 519 502 580 失去第二個電子 7 296 4 570 1 820 失去第三個電子 11 799 6 920 2 750 失去第四個電子 9 550 11 600
②表中X可能為以上13種元素中的
③Y是周期表中
④以上13種元素中,組卷:44引用:11難度:0.5
三、實驗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16分)
-
16.某同學做同周期元素性質遞變規律實驗時,自己設計了一套實驗方案,并記錄了有關實驗現象(見下表,表中的“實驗方案”與“實驗現象”前后不一定是對應關系).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①將鎂條用砂紙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做不定向移動,隨之消失,溶液變成紅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氣體產生,溶液變成淺紅色 ③將一小塊金屬鈉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劇烈反應,迅速產生大量無色氣體 ④將鎂條投入稀鹽酸中 D.反應不十分劇烈,產生無色氣體 ⑤將鋁條投入稀鹽酸中 E.生成白色膠狀沉淀,繼而沉淀消失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 F.生成淡黃色沉淀
(1)實驗目的:
(2)實驗用品 試劑:金屬鈉,鎂條,鋁條,稀鹽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儀器:①
(3)實驗內容:(填寫與實驗步驟對應的實驗現象的標號和化學方程式)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5)請用原子結構的知識簡單解釋上述結論組卷:12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