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3章 物質構成的奧秘》2019年單元測試卷(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公園路中學)(4)

          發布:2024/12/23 23:0:3

          一、單選題

          • 1.下列客觀事實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
            選項 客觀事實 微觀解釋
            A 品紅在熱水中擴散比在冷水中快 水分子間存在間隙
            B 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 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C 攪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攪拌使擴散到水中的蔗糖分子更多
            D 一氧化碳能燃燒,二氧化碳能滅火 二者分子構成不同

            組卷:159引用:6難度:0.5
          • 2.某粒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對該粒子的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274引用:8難度:0.6
          • 3.下列微粒結構示意圖中表示碳原子的是(  )

            組卷:24引用:4難度:0.9
          • 4.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0引用:1難度:0.8
          • 5.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18,相對原子質量為294,則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

            組卷:24引用:1難度:0.6
          • 6.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原子里質子數一定等于(  )

            組卷:31引用:4難度:0.9
          • 7.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  )

            組卷:1241引用:44難度:0.9
          • 8.下列關于水的組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3引用:4難度:0.8

          三、實驗題

          • 24.某興趣小組探究分子的特性時做以下兩組實驗。

            (實驗一)已知: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變紅,而氨水呈堿性,打開盛裝濃氨水的試劑瓶時能夠聞到強烈刺激性氣味。請回答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1)甲同學用小燒杯取約40mL蒸餾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攪拌均勻,溶液的顏色無明顯變化。
            (2)如圖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觀察溶液顏色有什么變化。現象
             
            。通過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3)將燒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別倒入A、B兩個小燒杯中,另取一個燒杯C,向其中加入約5mL濃氨水。用一個大燒杯罩住A、C兩個小燒杯,燒杯B置于大燒杯外(如圖2所示)。觀察幾分鐘,燒杯A、B發生現象分別是
             
            ,這一現象說明
             
            ,B燒杯的作用是
             

            (實驗二)乙同學將實驗一進行改進(如圖3所示)后進行有關分子性質的探究實驗:在試管中的濾紙條上相間滴有無色酚酞溶液,試管口塞上一團蘸有濃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濃氨水而聞到有刺激性氣味),試管中看到的現象是
             
            ,此現象說明了
             

            組卷:23引用:2難度:0.5
          • 25.如圖1是課本上探究分子運動的實驗,但是在實驗結束揭開大燒杯時,同學們聞到了一股難聞的刺激性氣味,該氣體是氨氣,氨氣是一種有毒氣體,于是小明對原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裝置如圖2,并進行如下操作:

            a.向B、C、E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5mL的蒸餾水,各滴入1-2滴無色酚酞溶液,振蕩,觀察溶液顏色。
            b.在A、D試管中分別加入2mL濃氨水,立即用帶橡皮塞的導管按實驗圖2連接好,并將D試管放置在盛有熱水的燒杯中,觀察幾分鐘。
            (1)E試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與B、C中的酚酞溶液做
             

            (2)進行b操作時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B試管中的溶液
             
            (選填“很快”或“慢慢”,下同)變成紅色,C試管中的溶液
             
            變成紅色。
            (3)由此可以得到的實驗結論:①
             
            ;②
             

            (4)對比改進前的實驗,改進后實驗的優點:
            ①能夠防止
             
            擴散到空氣中,污染大氣;
            ②能夠得出在不同
             
            下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的差異。

            組卷:43引用:4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