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級下冊《3.3 化學方程式》2019年同步練習卷(浙江省杭州市)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在化學變化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原子的種類、元素的種類、分子的種類均不變
②原子的數目、分子的數目均不變
③原子的質量、元素的質量、物質的總質量均不變
④原子核的種類、數量、質量均不變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組卷:1023引用:35難度:0.7 -
2.將20克甲、5克乙、8克丙三種純凈物混合,在密閉容器中加熱發生化學反應,經分析可知:反應后混合物中含有5克甲、16克丙,還含有一種新物質丁。則丁物質的質量是( )
A.12g B.9g C.4g D.17g 組卷:124引用:39難度:0.9 -
3.如圖是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從中獲得的信息錯誤的是( )
A.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B.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目沒有改變 C.生成的氫分子與氧分子的分子個數比為2:1 D.一個氧分子由2個氧原子構成 組卷:120引用:27難度:0.7 -
4.根據化學方程式不能獲得的信息有( )
A.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 B.化學反應的快慢 C.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 D.化學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 組卷:545引用:21難度:0.7 -
5.下列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2P+5O2 P2O5點燃B.2KMnO4 K2MnO4+MnO2+O2↑△C.2CO+O2=2CO2 D.H2SO4+NaOH=NaSO4+H2O 組卷:101引用:9難度:0.9 -
6.在反應2A+B=3C+D中,已知20克A與4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6克D,則在此反應中B和C的質量比是( )
A.2:1 B.3:1 C.1:3 D.2:9 組卷:21引用:5難度:0.7 -
7.工業上用甲和乙兩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丙和X,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參加反應的甲和乙及生成丙的質量比為甲:乙:丙=23:17:1.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丙屬于單質 B.參加反應的乙與生成丙的分子個數之比為1:1 C.物質X中含三種元素 D.甲這種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 組卷:319引用:14難度:0.7 -
8.下列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
探究水的組成B.
探究化學反應是否遵循質量守恒定律C.
探究分子運動D.
探究二氧化錳能否加快過氧化氫分解組卷:333引用:22難度:0.9 -
9.將6g碳放在盛有10g氧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兩者恰好完全反應,所得的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
A.3:2 B.3:4 C.3:5 D.3:8 組卷:150引用:9難度:0.7 -
10.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圖所示.下列關于以上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B.X的值為52 C.W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D.W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4:1 組卷:76引用:3難度:0.5 -
11.如圖表示兩種氣體發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相同的球代表相同的原子,你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個數沒有改變 B.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C.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沒有改變 D.該反應中分子的種類和原子的種類均沒有改變 組卷:182引用:52難度:0.7
二、解答題(共11小題,滿分0分)
-
34.將3.1g紅磷分別在給定質量的氧氣中充分反應,其實驗數據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給定氧氣的質量(g) 2 8 14 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質量(g) 3.55 7.1 7.1
(1)這三次實驗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2)第一次實驗為什么不生成5.1g五氧化二磷?
(3)第二次實驗為什么不生成11.1g五氧化二磷?組卷:63引用:5難度:0.7 -
35.小明同學欲通過化學實驗證明“質量守恒定律”,確定以“稀鹽酸與碳酸鈣反應”為研究對象,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根據實驗目的,小明應該測量的數據是
(2)實驗步驟如下:
①按如圖所示方式放好儀器,使天平平衡,記錄稱量數據。
②將碳酸鈣粉末全部倒入錐形瓶中,觀察到錐形瓶中液體里出現的現象之一是組卷:40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