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湖北省仙桃市榮懷學校、天門外國語學校中考道德與法治模擬試卷(5月份)

          發布:2024/5/5 8:0:9

          一、單選題(13*2=26分)

          • 1.“同城交友”“快速脫單”,真相卻是“層層下套”“步步為營”。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瑤海分局打掉一個“網聊”詐騙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470余人,凍結資金5000余萬元,對該詐騙團伙實施全鏈條摧毀。上述材料警示我們(  )
            ①網上交往具有虛擬性,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騙
            ②不管互聯網生活多精彩,我們要學會在現實中與同伴交往
            ③網友完全不可信,不能將網友轉化為現實朋友
            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拒絕網絡交往

            組卷:45引用:5難度:0.5
          • 2.以下是小秦看到漫畫后得到的啟示。其中正確的是(  )

            組卷:0引用:2難度:0.7
          • 3.2023年賀歲片《滿江紅》通過藝術的視角、小人物的演繹,讓家國情深的共鳴從影院走向現實,更讓中國式浪漫在藝術創作中得以綻放。這表明(  )
            ①美好的情感能夠傳遞正能量
            ②情感總是短暫的、不穩定的
            ③只有正面情感才會引發共鳴
            ④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組卷:64引用:3難度:0.6
          • 4.2022年6月10日,唐山多名男子在燒烤店圍毆追打女子。2022年9月23日,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人民法院依法對“唐山燒烤店打人案”公開宣判,主犯陳繼志被判有期徒刑24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2萬元。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
            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②人民法院的判罰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
            ③區人民法院堅持了依法行政
            ④法律發揮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的作用

            組卷:41引用:4難度:0.5
          • 5.2023年3月7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兩高”報告亮相。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名譽案、取快遞女子被造謠出軌案……這些被報告點名的標志性案件,記錄了中國法治進程的點點滴滴。最高人民法院指出: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要讓人格尊嚴免遭網絡暴力侵害。對此,我們要(  )
            ①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
            ②為避免沉迷網絡上當受騙,拒絕上網
            ③遵守道德與法律的基本準則,不制造和傳播謠言
            ④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傳播正能量

            組卷:88引用:8難度:0.6

          二、分析說明題(共34分)

          • 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吳興區妙山村以鄉村旅游反哺美麗生態,蝶變正在發生。
            以農入股
            妙山村以環境入股、資產入股等形式,實現了民營企業發展與村集體經濟同步增收。其中,旅游收入突破了1億元。
            以法入旅
            妙山村建造憲法主題公園和沈家本歷史文化園,將“憲法至上”“公正平等”等理念融入當地旅游項目,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
            以綠入旅
            妙山村通過建設高品質生態旅游項目群,對全村荒地、廢棄水廠等進行綠色改造,留足生態保護空間,使得人與自然山水親密相擁。
            (1)“以農入旅”劃線處反映了該村哪種收入分配方式。
            (2)從“增強憲法意識”的角度,說說妙山村推行“以法入旅”的原因。
            (3)結合“以綠入旅”,談談妙山村的做法對建設美麗中國有何借鑒。

            組卷:19引用:3難度:0.3
          • 17.國潮出圈  傳統文化在復興
            近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日益成為年輕人追捧的風尚,國潮正在成為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可見,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呼喚更高質量的文化供給,這就需要更多力量加入新型文化業態培育中來,不斷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追國風  趕國潮】
            各文博單位紛紛“出圈”,文物雪糕打造出“舌尖上的博物館”,考古盲盒讓人人都能成為考古人,文具、服飾、日用品等國潮文創層出不窮。博物館啟動好玩的親民模式,《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上新了?故宮》輪番上映,以嶄新的形式宣傳文物《唐宮夜宴》《只此青綠》《洛神水賦》用創意古典舞切中時代的審美脈搏,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張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漢服成為時尚寵兒,古裝攝影風靡一時,景區景點內經常碰到身穿漢服的游人;年輕人最集中的游戲陣地也被國潮席卷,除了造型、布景上的中國元素,游戲更在背景音樂上下功夫,邀請非遺傳承人加盟創作,追求更經典、更中國,用文化為游戲產業加分。
            (1)依據材料,分析國潮出圈的意義。
            【多重賦能  助力發展】
            人工智能、虛擬現實、5G、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共同構成推動文化創新的技術矩陣。其中,人工智能促進了文化體驗的交互性,虛擬現實極大提升了文化的表現力,5G連接起海量的文化數據資源,大數據實現文化內容的圖譜化和可視化,物聯網使文化場景更具感知力。數字技術是催生文化新業態的主要動力,但文化新業態仍需秉持“內容為王”的理念。數字技術只有和優質文化內容相結合,才能產生持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從實踐來看,文化新業態能否為市場所接受,關鍵在于內容的質量和魅力。培育文化新業態,不僅需要內容和技術的雙重賦能,也需要企業主體的發力。企業是產業主體,也是創新主體,要發據企業內生動力,為發展文化新業態培育豐厚土壤。
            (2)結合材料,總結文化新業態高質量發展的經驗。
            【文化薪火  青年擔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
            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群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青年朋友尤其需要走近中華文明的起源、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絢爛、深悟“兩個結合”的意蘊,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3)結合學習和生活經歷,談談青少年能為傳統文化復興做哪些貢獻?

            組卷:58引用:3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