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長壽中學九年級(上)第一次段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40分)

          • 1.下列典故中,從物質變化的角度分析,主要體現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864引用:411難度:0.9
          • 2.鹽城,一個讓人打開心扉的地方。2016年8月空氣質量位居全國第三。下列措施不能減少PM2.5污染的是(  )

            組卷:16引用:10難度:0.9
          • 3.下列物質不是空氣成分的是(  )

            組卷:378引用:3難度:0.8
          • 4.同時加熱下列物質,最不易放出氧氣的是(  )

            組卷:104引用:4難度:0.9
          • 5.下列區別物質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26引用:3難度:0.5
          • 6.保持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

            組卷:44引用:32難度:0.9
          • 7.如圖是某個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從圖中獲得的有關信息不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1難度:0.6
          • 8.對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

            組卷:14引用: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40分)

          • 25.根據以下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純凈的氧氣,可選用的裝置組合是
             
            ;若用F裝置收集氧氣,則氣體應從
             
            (填“a”或“b”)端通入。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充分反應后試管中殘留固體是
             
            (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3)實驗過程中小明同學觀察到裝置中的水變為紅色,這是因為
             
            的緣故。
            (4)某同學做完實驗后,發現試管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有
             

            ①沒有給試管均勻預熱
            ②加熱時試管與燈芯接觸
            ③加熱時間長了
            ④試管外壁有水
            ⑤加熱后立即用冷水沖洗
            ⑥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
            ⑦忘了加催化劑
            (5)下列是小王同學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的部分實驗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A.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后加藥品
            B.先固定試管,后放置酒精燈
            C.實驗結束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后熄滅酒精燈
            D.裝滿氧氣的集氣瓶倒放在桌面上
            (6)實驗室需要迅速制取大量氧氣,符合綠色化學的方法是
             
            (填序號)。
            A.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
            B.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
            C.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D.分離液態空氣法
            (7)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常溫下氨氣(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氨氣(NH3)極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氣(NH3),應該從圖中選擇的裝置組合是
             
            (填序號)。

            組卷:32引用:1難度:0.5
          • 26.人類生存離不開氧氣,我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有關氧氣的系列探究實驗。
            【探究一】某同學稱取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KMnO4)放在大試管中,將溫度控制在250℃加熱制取氧氣(O2),實驗結束時,該同學發現收集到的氧氣大于理論產量,針對這一現象,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反應生成的二氧化錳分解產生氧氣
            猜想2:反應生成的錳酸鉀分解產生氧氣
            【實驗驗證】同學們分為兩組,分別進行以下實驗:
            (1)第一組同學取一定質量的二氧化錳,在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后測得二氧化錳的質量沒有變化。則猜想
             
            錯誤。
            (2)第二組同學取錳酸鉀在250℃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2正確的結論。該組同學收集到一瓶氣體,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用
             

            【探究二】以下是某研究小組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一些因素的相關數據:
            實驗序號 過氧化氫溶液濃度/% 過氧化氫溶液質量/g 溫度/℃ 二氧化錳用量/g 氧氣體積/mL 反應所需時間/s
            5 12 20 0.2 125 11
            30 12 20 0.2 125 2
            30 12 40 / 125 148
            30 12 90 / 125 82
            (1)通過對比實驗①和②可知,化學反應速率與
             
            有關;
            (2)通過對比實驗③和④可知,化學反應速率與
             
            有關。
            【探究三】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進行探究。
            已知:在空氣中,溫度超過40℃,白磷(化學符號為P)就可以自燃,即和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如圖是“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測定”實驗的改進裝置。
            主要操作:在實際容積為250mL的集氣瓶里,先裝進50mL的水,再按圖連好儀器,按下熱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點燃。
            (1)請寫出白磷與氧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該反應
             
            (填“屬于”或“不屬于”)氧化反應。
            (2)組裝好該裝置后,進行實驗的第一步操作
             

            (3)白磷從燃燒到熄滅冷卻的過程中,瓶內水面的變化是
             
            ;實驗結束,若實驗非常成功,最終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
             
            mL。
            (4)下列對該實驗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A.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B.燃燒匙中的白磷可以換成細鐵絲
            C.該實驗可以說明氮氣難溶于水
            D.白磷的量不足會導致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小于
            1
            5

            組卷:18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