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浙教版七年級上冊《2.3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2017年同步練習卷(4)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張輝同學很喜歡《科學》課程,要進入科學的世界,請告訴他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14引用:3難度:0.9
          •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7引用:2難度:0.9
          • 3.照明充分的情況下,在顯微鏡視野內(nèi)可看清洋蔥鱗莖表皮細胞無色的細胞壁和細胞核,但看不清液泡。為了能顯示細胞質(zhì)與液泡的界面,此時應(  )

            組卷:95引用:63難度:0.9

          三、探究題:(共15分)

          • 8.閱讀下面材料,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問題:
            A、一次,小柯發(fā)現(xiàn)有一群螞蟻正在往洞里運食物。觀察思考后,他提出了一個問題:螞蟻愛吃什么樣的食物呢?
            B、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知識經(jīng)驗,小柯提出了許多假設:螞蟻可能愛吃甜的食物;螞蟻可能愛吃軟的食物;螞蟻可能愛吃小昆蟲。
            C、小柯針對“螞蟻愛吃甜的食物”送一假設,設計了一個實驗:在一個培養(yǎng)皿的兩端分別放上少許鹽和少許糖,把一只螞蟻放進培養(yǎng)皿中,仔細觀察螞蟻的行為。
            D、小柯按照實驗設計完成了實驗。
            E、經(jīng)過幾次重復實驗后,得出了結論-“螞蟻愛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過程和結果與同學進行了交流。
            回答:(1)小柯設計實驗的變量是
             

            (2)小柯設計的實驗不足之處是
             

            (3)小柯在E步驟幾次重復實驗,目的是
             

            (4)針對你自己的假設,并設計一個實驗加以驗證,探究“螞蟻愛吃什么樣的食物”。
            我的假設是:
             

            實驗的主要步驟是:
             

            組卷:19引用:1難度:0.3
          • 9.閱讀下文并談談你的想法:
            在美國的科羅拉多州,有一天,有7個孩子突然病倒了,并伴有腹瀉、胃痛、發(fā)燒、嘔吐等癥狀。數(shù)日后,又有43人出現(xiàn)了相同的癥狀。化驗結果顯示,所有患者都感染了一種能夠通過染菌的肉或蛋傳播的細菌。那么孩子們是怎么感染上病菌的呢?為什么有些孩子感染了,而另一些孩子卻沒有?研究員認為這些細菌來自某些染菌的食物。他們對孩子們進行了詢問。但孩子們說:“他們沒有一起吃飯!”
            那么孩子們一起參加過什么活動呢?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他們?nèi)ミ^動物園參觀過蜥蜴展覽。研究員經(jīng)檢查發(fā)現(xiàn)了一只蜥蜴的確是此病菌的攜帶者。但展覽的動物是不許觸摸的,又怎么會感染到孩子們身上的呢?
            于是,研究員仔細詢問了孩子們在展區(qū)的活動,并將他們提供的信息與那些沒有得病的孩子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洗過手的孩子沒得病,而沒洗手的孩子則得病了。
            對信息的進一步篩選和分析發(fā)現(xiàn),凡是接觸過木柵欄又沒洗過手的孩子都病了。而對木柵欄的檢驗的確發(fā)現(xiàn)了該病菌。原來孩子們得病的過程是這樣的:他們的手接觸了圍護蜥蜴的木柵欄,沒有洗手就直接吃東西,病菌就由口腔進入了他們的體內(nèi)。
            (1)提出的問題是
             

            (2)建立的假設是
             

            (3)收集的證據(jù)是
             

            (4)作出的結論是
             

            組卷: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