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7章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2021年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4/12/17 19:30:2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0分,共60分)
-
1.2020年伊始,非洲蝗蟲肆虐、澳洲山火、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因此2020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為“關愛自然,刻不容緩”。旨在動員引導社會各界著力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綠色發展”理念,從身邊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環保責任,共建美麗家園,下列不符合這一理念的是( )
A.在生產和生活中使用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 B.垃圾分類回收處理 C.購物不用塑料袋自備使用環保袋 D.多點外賣餐飲促進經濟發展 組卷:71引用:5難度:0.3 -
2.4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延慶出席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共謀綠色生活,共建美麗家園》的重要講話,強調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下列不符合綠色生活方式的是( )
A.家中的普通燈泡換為節能燈泡 B.提倡步行騎單車,盡量乘坐公共汽車 C.盡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D.不按分類標志投放垃圾 組卷:22引用:2難度:0.8
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共40分)
-
7.閱讀下列科普短文,回答問題:
2020年5月1日實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
垃圾分類是非常有必要的: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導致動物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危害,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能提高資源化利用程度。如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于砍伐用于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減少垃圾數量達60%以上。
自然界存在的有機物,幾乎都能被微生物降解。堆肥處理就是依靠自然界廣泛分布的微生物,通過生物轉化,將城市垃圾中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機組分轉化為腐殖質肥料、沼氣或其他轉化產品(如飼料蛋白、乙醇或糖類),從而達到城市垃圾無害化和資源化的一種處理方法。
當前,應提倡適度消費,要減少一次性消費,要加強資源的重復利用。綠色消費就是不影響子孫后代的生存和發展,為他們留下青山綠水,留下豐富的可供持續利用的生態環境資源。
(1)本文討論的話題是
(2)你認為用堆肥法處理有機垃圾的優點是
(3)電子產品的加速升級,我國廢舊電池數量呈爆發式增長。當這些電池的壽命達到設計年限時,便加入到報廢的行列。手機廢舊電池應放入哪類垃圾桶
A.可回收垃圾 B.其他垃圾 C.有害垃圾 D.廚余垃圾
(4)以下關于垃圾分類的意義的說法不包括
A.減少垃圾產生量 B.提高資源化利用 C.降低對生物的危害 D.垃圾對土壤無害
(5)你能為“無廢城市”做些什么?組卷:144引用:5難度:0.4 -
8.請你根據資料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資料(一) 銀狐生活在雪山上,近年來,地球因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氣體含量的增加而逐漸升溫,導致雪山開始融化,直接影響到銀狐的生活環境。
資料(二) 某市工業迅速發展,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隨之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也相當嚴重:工廠排放大量的塵埃,使城市難見如洗晴空;各冶煉廠燃燒含硫量高的燃料,排放大量廢氣(如:二氧化硫)并產生酸雨,使城市建筑被腐蝕,土壤和水酸化,生物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
(1)因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不斷增加而引起的地球升溫,人們將這種現象稱為
(2)如果長期生活在塵埃粒子超標的環境中,人容易患下列哪類疾病?
A、消化道疾病 B、呼吸道疾病 C、心臟病 D、艾滋病
(3)“空中死神”酸雨的產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酸雨的形成過程是:
(4)植物有吸收和吸附多種有害污染物的功能,并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為了凈化環境,美化我們的家園,我們應該組卷:39引用:6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