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山東省聊城市臨清市民族實驗中學北校七年級(下)競賽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0小題,共70分)
-
1.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將細胞置于清水中,而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則須將細胞置于0.9%的生理鹽水中.口腔上皮細胞在清水中難以保持正常形態,這是因為與植物細胞相比,其結構缺少( )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組卷:229引用:15難度:0.9 -
2.如圖表示目鏡5×、物鏡為10×時顯微鏡視野中的細胞數目,當把目鏡改為15×時,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應變為完整的( )
A.9個 B.7個 C.5個 D.3個 組卷:126引用:4難度:0.5 -
3.下列能正確表達動物細胞各結構之間位置關系的是( )
A. B. C. D. 組卷:134引用:49難度:0.9 -
4.下列關于顯微鏡使用的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光線較弱時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鏡對光 B.低倍物鏡換用高倍物鏡后,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增多,視野變暗 C.欲將物像從視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裝片應向左上方移動 D.觀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時要求右眼睜開 組卷:51引用:27難度:0.7 -
5.顯微鏡視野中出現了一個污點,要判斷污點的來源,下列操作無效的是( )
A.轉動反光鏡,對準光源 B.轉動轉換器,換一個物鏡 C.移動載玻片 D.換一個目鏡 組卷:199引用:87難度:0.9 -
6.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用于漱口的液體、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染色用的液體分別是( )
A.碘液、生理鹽水、自來水 B.碘液、生理鹽水、涼開水 C.碘液、自來水、生理鹽水 D.涼開水、生理鹽水、碘液 組卷:1019引用:214難度:0.9 -
7.使各種花呈現出不同的鮮艷色彩的主要物質-花青素,主要存在于( )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核 D.細胞液 組卷:26引用:3難度:0.9 -
8.小明用顯微鏡觀察了洋蔥表皮細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作了如下記錄,其中正確的是( )
①洋蔥表皮細胞中央有較大的液泡
②口腔上皮細胞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
③洋蔥表皮細胞中有葉綠體
④視野中有氣泡,可能是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造成的
⑤視野中光線過強時應調節反光鏡和光圈
⑥要想看到更多的細胞應換用放大倍數更大的目鏡或物鏡。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組卷:103引用:32難度:0.7 -
9.如圖是同一顯微鏡觀察未經處理同一植物組織標本4次得到的圖像,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③所用的物鏡的放大倍數一定大于④ B.轉動轉換器可以更換物鏡 C.圖像③中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細胞膜 D.繪細胞圖時可以涂黑表示細胞核 組卷:73引用:7難度:0.9 -
10.用顯微鏡觀察同一標本,按照規范的操作順序,看到以下圖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從a→b,可能轉動了轉換器 B.從a→b,可能調節了粗準焦螺旋 C.從b→c,可能加大了光圈 D.從b→c,可能調節了細準焦螺旋 組卷:46引用:40難度:0.9 -
11.下列關于“制作并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對光時,應該讓較小的光圈對準通光孔 B.鏡筒下降時,眼睛應注視目鏡內的物像 C.用碘酒處理裝片,是起消毒作用,便于細胞保存 D.可觀察到細胞壁、細胞核和液泡等細胞結構 組卷:39引用:5難度:0.9 -
12.一個成年人體內大約有180萬億個體細胞,這些細胞( )
A.大小相似 B.形態相似 C.功能相似 D.結構相似 組卷:27引用:2難度:0.9 -
13.如圖為顯微鏡觀察中的兩個視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觀察對象,從視野A到視野B時,操作過程的正確順序是( )
①轉動粗準焦螺旋 ②轉動細準焦螺旋 ③調節光圈
④轉動轉換器 ⑤玻片向左下方移動 ⑥玻片向右上方移動。A.⑥④③② B.③⑤①② C.⑤④③② D.⑤③④① 組卷:45引用:4難度:0.9 -
14.依據圖①→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植株①的發育起點是④,④經過細胞分裂形成③ B.②是由營養組織、上皮組織、輸導組織和分生組織等組織的 C.圖④與神經細胞的主要區別是它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等 D.圖示①→④按結構層次由宏觀到微觀的排列順序為④→③→②→① 組卷:151引用:20難度:0.9 -
15.某同學使用的顯微鏡有如下一些鏡頭可供選擇,若要在同一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最多,宜選用的一組鏡頭是( )
A.④和⑤ B.③和⑥ C.①和③ D.②和⑥ 組卷:269引用:19難度:0.9 -
16.某同學要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裝片,正確的操作程序應該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組卷:8引用:5難度:0.9 -
17.如圖是植物細胞的相關概念圖,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A是一層緊貼在細胞壁內側非常薄的膜 B.a可以表示“能夠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C.B中的“能量轉換器”一定包括線粒體 D.細胞進行分裂時,C先由一個分成兩個 組卷:183引用:112難度:0.9 -
18.顯微鏡的構造中可用來調節光線強弱的是( )
A.遮光器和反光鏡 B.轉換器和遮光器 C.粗準焦螺旋和細準焦螺旋 D.通光孔和反光鏡 組卷:72引用:14難度:0.9
二、實驗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30分)
-
55.為進行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實驗探究,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活動:
探究目的:初步學會觀察和研究人工生態系統。
實驗材料:帶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魚藻、綠萍、蝦、螺螄、細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將A、B瓶置于有光條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1)針對“光對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有影響嗎?這個問題,請你作出假設:
(2)對(1)所提出的問題,應選擇哪兩瓶進行對照實驗?
(3)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一般是從生產者固定
(4)在A、B、C三個生態瓶中,生態系統維持時間最長的應該是組卷:20引用:2難度:0.5 -
56.某同學想探究土壤濕度對蚯蚓生活的影響,實驗設計未完成,請你幫助他完成.
(1)發現并提出問題:蚯蚓喜歡生活在干燥的環境中嗎?
(2)搜集相關信息并作出假設:
進行實驗:
第一步:準備一個大盒子,底面鋪上一層干土,從盒子的正中間分成兩個部分,分別標號為甲和乙,甲保持不變,在乙中澆適量的水.這個實驗中,實驗變量是
第二步:在準備的蚯蚓中,選取大小、生長狀況都大致相同的20條蚯蚓,平均分成兩份,分別放入甲乙兩部分中.
第三步:定時記錄甲和乙中的蚯蚓數量
(3)預期結果:乙中的蚯蚓越來越多,最后絕大部分餓蚯蚓都集中在乙中.
(4)實驗結論:組卷:9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