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九年級上冊《6.3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2020年同步練習卷(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實驗中學)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開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氣候變化問題進一步成為人類關注的熱點.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
A.溫室氣體除二氧化碳外,還有甲烷、臭氧等 B.在生產和生活中提倡使用節能技術和節能用具 C.開發新能源,禁止開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D.提倡乘坐公交車、騎自行車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組卷:11引用:8難度:0.9 -
2.世博“零碳館”是中國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零碳”中的“碳”主要指( )
A.CO B.CO2 C.CH4 D.C 組卷:108引用:19難度:0.9 -
3.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自然界中二氧化碳處于循環狀態 B.二氧化碳可用于生產碳酸飲料 C.干冰可用于儲藏食物和人工降雨 D.可用氫氧化鈉溶液檢驗二氧化碳 組卷:77引用:15難度:0.9 -
4.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環和碳循環,其中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的是( )
A.水變成水蒸氣 B.動植物的呼吸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化石的燃料的燃燒 組卷:145引用:16難度:0.7 -
5.為了區別O2和CO2兩瓶(或兩種)無色氣體,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分別觀察顏色 B.分別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 C.用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瓶中 D.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組卷:13引用:2難度:0.6 -
6.下列實驗現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質的是( )
A.
紫色石蕊變紅色B.
石灰水變渾濁C.
蠟燭熄滅D.
杠桿左高右低組卷:2492引用:37難度:0.9
二、非選擇題
-
17.碳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質是中學化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1)“低碳生活”倡導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為了減少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騎自行車上班、上學 B.課本留給下個年級同學循環使用
C.夏天把室內空調溫度設置到很低 D.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
(2)碳的單質可以轉化,如用石墨可以制成人造金剛石,該變化是化學變化的依據是(從微觀角度分析)
圖1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碳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碳原子核內質子數為6
C.碳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D.碳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01
(3)在大自然中,CO2與O2能相互轉換,以保持空氣成分相對穩定.
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C6H12O6+6O2,則X的化學式為光葉綠體
(4)圖2所示是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加壓在小鋼瓶中液態二氧化碳噴出后能滅火.其原理是組卷:22引用:2難度:0.7 -
18.能源與環境
(1)煤、石油、天然氣是發電類型 CO2排放量(g/kW?h) SO2排放量(g/kW?h) 干熱巖發電 91 0.16 燃油發電 893 4.99 燃煤發電 955 5.44
以發1×106kW?h電為例,干熱巖發電比燃油發電減排組卷:0引用:1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