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北京市門頭溝區中考生物二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5分)本部分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下列各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意的。

          • 1.我國人臉識別技術的研究世界領先,那么,控制人臉的遺傳信息存在于(  )

            組卷:132引用:13難度:0.9
          • 2.下列選項中,正確表示食物鏈的是(  )

            組卷:60引用:2難度:0.7
          • 3.如圖為某同學觀察到的一個視野,如果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玻片標本應往哪個方向移動?(  )

            組卷:87引用:10難度:0.7
          • 4.玉米和菜豆種子的營養物質分別儲存在(  )

            組卷:84引用:5難度:0.5
          • 5.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臨時玻片時盡可能地避免產生氣泡,其操作的關鍵步驟是(  )

            組卷:62引用:6難度:0.6
          • 6.外界空氣中的氧氣進入人體后,最終要到達(  )

            組卷:71引用:35難度:0.5
          • 7.昆蟲吃掉桃花中的哪一結構,會導致桃花不能發育成果實(  )

            組卷:84引用:4難度:0.5
          • 8.下列幾種農業生產措施與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組卷:66引用:8難度:0.6
          • 9.骨、骨連結和骨骼肌組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人體運動的動力來源于(  )

            組卷:253引用:10難度:0.4
          • 10.如圖是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時觀察的實驗現象,有關步驟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69引用:4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45分)

          • 31.甲鈷胺是維生素B12衍生出來的一種化合物。為了研究甲鈷胺對受損坐骨神經結構和功能恢復情況的影響,某研究小組選取30只大鼠,對其大腿的坐骨神經先切斷后縫合,獲得坐骨神經受到相同損傷的實驗鼠。將實驗鼠隨機分成3組,每天定時注射1次不同濃度的甲鈷胺溶液。8周后,測量切面愈合處坐骨神經髓鞘橫截面積和髓鞘壁厚度,以及神經沖動傳導速度,獲得下表所示數據。請回答問題:
            組別 實驗處理 實驗結果
            髓鞘橫截面積(mm2 髓鞘壁厚度(mm) 神經沖動傳導速度(m/s)
            A組 60μg/mL的甲鈷胺 13.3 1.1 30
            B組 10μg/mL的甲鈷胺 9.5 0.8 25
            C組 5.7 0.6 20
            (1)
             
            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組成單位,它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其中突起分為
             
            和軸突兩部分。
            (2)A、B、C組大鼠數量各
             
            只,實驗中記錄每只大鼠的測量結果后,需計算出
             
            ,作為各組數據。
            (3)C組是該實驗的對照組,C組大鼠注射的①為不含
             
            的等量的生理鹽水。
            (4)由實驗結果可知,在一定范圍內,較高劑量的甲鈷胺使神經沖動傳導的速度
             
            ,結合髓鞘的變化可知,甲鈷胺可以
             
            對受損坐骨神經結構和功能的修復。

            組卷:31引用:2難度:0.4
          • 32.閱讀科普短文。
            生物多樣性在科學實驗和實際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例如果蠅、小鼠、大腸桿菌、酵母菌、秀麗隱桿線蟲、擬南芥等生物常常被用于科學研究,以揭示生命活動的規律,因此它們被稱為模式生物。科學研究中選擇何種模式生物往往取決于所要研究的具體問題,請結合下面的科普短文,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科學家不僅用果蠅證實了孟德爾定律,而且發現了果蠅白眼突變的性連鎖遺傳,提出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直線排列以及連鎖交換定律。果蠅是研究遺傳和發育的重要模式動物。
            小鼠由于個體小、溫順、容易飼養,具有和人類相似的發育過程和組織解剖結構等特點。最早從17世紀開始,小鼠就被用于解剖學和動物實驗。經長期人工飼養選擇培育,現已育成千余個獨立的遠交群和近交系,小鼠已成為解析人類基因功能、研究人類疾病最重要的模式生物,是當今世界上研究最詳盡的哺乳類實驗動物。此外,小鼠基因與人類基因高度同源,99%的人類基因在小鼠基因組中能找到相應的基因。
            大腸桿菌對于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有巨大的貢獻,人們使用大腸桿菌發現了遺傳物質是DNA,解析了氨基酸密碼子。
            酵母基因與高等真核生物基因具有同源性,人們利用酵母菌發現了真核細胞周期調控機制。
            無脊椎動物中的秀麗隱桿線蟲,是一種食細菌的線形動物。主要以雌雄同體方式存在,體細胞數目恒定,特定細胞位置固定,是目前唯一一個身體中每一個細胞都能被溯源的生物。
            擬南芥,十字花科,自花受粉植物。其基因組在高等植物中算是很小的,基因高度純合,用理化因素處理突變率很高,是進行遺傳學研究的好材料,被科學家譽為“植物中的果蠅”。
            (1)小鼠屬于動物界、綱、鼠科
             
            動物。科學家在藥物研制過程中選擇小鼠作為最重要的模式生物,原因是它與人類親緣關系近。例如,它與人類都有高度發達的
             
            和感覺器官,能夠敏銳地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對環境的復雜多變及時作出反應。
            (2)大腸桿菌與酵母菌的主要區別是大腸桿菌的細胞中沒有
             
            ,它屬于原核生物。
            (3)被科學家譽為“植物中的果蠅”的是
             
            ,它是研究遺傳學的好材料。其種子中最重要的結構是
             

            (4)秀麗隱桿線蟲屬于
             

            A.腔腸動物門
            B.環節動物門
            C.軟體動物門
            D.線形動物門

            組卷:36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