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山東省菏澤實驗中學等六校九年級(上)月考生物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0分)

          • 1.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態和特征多種多樣,下列屬于生物的是(  )

            組卷:247引用:2難度:0.7
          • 2.袁隆平院士團隊研發出的“海水稻”能在鹽堿地中生長,“海水稻”根細胞中控制無機鹽進出的結構是(  )

            組卷:200引用:17難度:0.5
          • 3.每個人指紋的圖案、斷點和交叉點各不相同,呈現唯一性且終生不變,利用這一特點發明的指紋識別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手機解鎖、在線支付等領域。指紋的形成主要受到染色體上基因的影響,這些基因存在于(  )

            組卷:292引用:13難度:0.5
          • 4.下列選項屬于柳樹葉片細胞中能量轉換器的是(  )

            組卷:193引用:10難度:0.5
          • 5.下列關于顯微鏡的結構及使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382引用:7難度:0.5
          • 6.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時,若視野中細胞位置如圖所示,為了將細胞圖像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載玻片向(  )

            組卷:71引用:5難度:0.5
          • 7.如圖所示制作臨時裝片時蓋蓋玻片的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

            組卷:287引用:50難度:0.9
          • 8.學習了綠色植物的主要類群后,有位同學進行了如下梳理總結,其中正確的是(  )

            組卷:100引用:20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30分)

          • 24.2021年8月1日,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中國運動員蘇炳添以9.83秒刷新亞洲紀錄,成為了首位殺入奧運百米決賽的亞洲運動員。如圖為蘇炳添在比賽時部分相關動作及其身體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在起跑時蘇炳添的左手處于圖乙狀態,其中上臂的
             
            (填肌肉名稱)處于收縮狀態,該結構主要由圖乙中的①
             
            和②
             
            組成。
            (2)如果賽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運動時則容易出現脫臼現象,脫臼是指圖丙的[
             
            ](填字母)從關節窩里滑脫出來,而它能夠靈活運動的重要原因在于它們的表面包著一層白色的結締組織即圖丙中的e
             
            ,以及[
             
            ](填字母)里面有滑液,減少了運動時的
             

            (3)快速起跑這個動作的完成由肌肉、
             
            和關節三者協調配合,并在
             
            系統支配下完成。
            (4)蘇炳添聽到槍聲就起跑從獲得的途徑看屬于
             
            行為。

            組卷:11引用:4難度:0.4
          • 25.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無數生物,在呼吸過程中吸收氧氣和呼出二氧化碳,工廠中燃燒各種燃料,也大量地消耗氧氣排出二氧化碳。但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為什么能維持相對穩定呢?于是某生物興趣小組提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為此,他們制訂了以下實驗方案。(注: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a)先將盆栽天竺葵放在暗室中“饑餓”處理,消耗掉葉片內貯藏的有機物,此過程綠色植物進行的是
             
            作用。
            (b)如圖所示,剪取大小、生長狀態等都相同的兩枝條分別插入盛有清水的燒杯中。裝置甲燒杯放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水槽內,裝置乙燒杯放入盛有等量清水的水槽內,將兩套實驗裝置分別套上透明玻璃罩。
            (c)將兩套裝置同時放在陽光下照射幾小時。
            (d)分別取下甲、乙兩組葉片,放在盛有酒精的燒杯中,水浴加熱,使葉綠素溶解在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
            (e)用清水漂洗葉片,分別滴加幾滴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沖掉碘液,檢測有無葡萄糖生成的藍色出現。
            請根據以上內容回答問題:
            (1)興趣小組同學作出的假設是
             

            (2)本實驗中,實驗變量是
             

            (3)a過程填寫的內容是
             

            (4)在實驗方案中有一處錯誤,請改正
             

            (5)若甲組葉片不變藍,乙組葉片變藍,則說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可見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果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量不斷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增強,全球氣候變暖。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有助于減緩溫室效應?
             
            。(請提出一條合理建議)

            組卷:148引用:3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