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魯教五四新版七年級下冊《9.2 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2021年同步練習卷(4)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濕地和三江生態最敏感的地區。讀圖,完成1~2小題。

            我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位于(  )

            組卷:0引用:0難度:0.50

          一、選擇題

          • 9.研究人員在調查青藏高原地理環境時,利用遙感技術獲得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青藏高原上一千多個湖泊面積的年際變化數據。下圖為“青藏高原色林錯地區1984年和2015年同期衛星影像圖”。據此完成9~10小題。

            下列四地中,地勢較低平的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9.研究人員在調查青藏高原地理環境時,利用遙感技術獲得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青藏高原上一千多個湖泊面積的年際變化數據。下圖為“青藏高原色林錯地區1984年和2015年同期衛星影像圖”。據此完成9~10小題。

            色林錯湖泊的面積2015年比1984年增大了,其原因最可能是(  )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二、解答題

          • 10.和諧發展
            材料一:三江源國家公園于2020年正式設立。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歷史上水草豐美、生物多樣、湖泊眾多、生態良好。20世紀末,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三江源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不斷下降,湖泊減少、冰川萎縮、草原退化,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

            材料二:川藏鐵路東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全線橋梁隧道比例達81%。川藏鐵路集合了山嶺重丘,高原高寒,雷雨雪霜等多種極端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跨14條河流、21座雪山,被稱為“最難建的鐵路”。康林段(康定--林芝)為“最難建的鐵路”中的最難一段。

            (1)三江源地區是河流A
             
            、B
             
            、C
             
            的源區的總稱,三江源頭最初的補給水源是
             

            (2)2006年以來,在濕地保護與自然因素綜合作用下,三江源地區濕地面積明顯回升,濕地退化態勢總體上得到遏制。
            請分析當地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善生態環境(至少兩條)。
             

            (3)康林段(康定--林芝)為“最難建的鐵路”中的最難一段,讀材料二分析康林段鐵路修建難度最大的原因。
             

            (4)青藏地區主要農作物是
             
            、小麥,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請說明原因。
             

            組卷:47引用:2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