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北省石家莊二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12/20 4:0:2
一、單選題:(本題共9小題,每小題3分,共27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中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化學科學在“國之重器”的打造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墨子號”衛星成功發射實現了光纖量子通信,生產光纖的原料為晶體硅 B.實現海上首飛的“鯤龍”水陸兩棲飛機的燃料為航空煤油,其組成元素與生物柴油相同 C.長征五號火箭的箭體蒙皮材料2219-鋁合金,可一定程度上減輕火箭的質量 D.“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深度10909m,所用硬質合金潛孔鉆頭屬于復合材料 組卷:4引用:2難度:0.6 -
2.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00mL18.4mol?L-1濃硫酸與足量Zn粉反應,生成氣體分子的數目小于0.92NA B.0.5L0.1mol?L-1Na2CO3溶液中陰陽離子總數大于0.15NA C.高溫下,鐵粉與水蒸氣反應,固體的質量增加3.2g,參加反應的鐵原子的數目為0.2NA D.反應KClO3+6HCl=KCl+3Cl2↑+3H2O中,生成3mol氯氣時轉移6NA個電子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3.如表實驗操作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A 比較AgI和AgCl溶度積大小 向0.1mol?L-1的硝酸銀溶液中滴加濃度均為0.1mol?L-1的NaCl、NaI混合液 B 在較濃硫酸作用下,纖維素可水解為葡萄糖,檢驗其水解產物 向纖維素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將溶液調至堿性,再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 C 檢驗Na2O2與水反應后溶液中的H2O2 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少許MnO2 ,有氣泡產生 D 檢驗亞硫酸鈉是否變質 溶于水,加入BaCl2溶液,加入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已經變質 A.A B.B C.C D.D 組卷:43引用:3難度:0.5 -
4.鋰金屬電池的電解液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鋰電池的發展,某種商業化鋰電池的電解質的結構如圖所示。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和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且0.1mol?L-1XW的水溶液呈酸性且pH>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屬性:X>Z B.簡單氫化物的沸點:M>W>Z C.簡單離子半徑:W>M D.Li2ZM3為弱電解質 組卷:32引用:3難度:0.5 -
5.實驗室一般用苯和液溴在溴化鐵的催化作用下制備溴苯,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流程提純制得的粗溴苯。
已知:溴苯與苯互溶,液溴、苯、溴苯的沸點依次為59℃、80℃、15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操作Ⅰ、Ⅱ、Ⅲ用到的主要玻璃儀器是分液漏斗 B.水層①中加入KSCN溶液后顯紅色,說明溴化鐵已完全被除盡 C.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有機層①中的單質溴 D.操作IV、操作V分別是過濾和蒸餾 組卷:63引用:8難度:0.5 -
6.下列能正確表示有關過程的是( )
A.泡沫滅火器的原理:2Al3++3CO32-+3H2O=2Al (OH)3↓+3CO2↑ B.漂白粉用于生活用水的漂白:Ca2++H2O+CO2=CaCO3↓+2H+ C.水滴石穿:CO32-+H2O+CO2=2HCO3- D.向Ba(OH)2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至Ba2+沉淀完全時:Ba2++OH-+SO42-+H+=BaSO4↓+H2O 組卷:2引用:1難度:0.6
三、非選擇題(14~16題為必做題,17-18題為選做題,考生選擇其中之一作答)
-
17.“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采樣返回,它的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航天技術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其制作材料中包含了Cu、Ti、Cr、Ni、Mo、N、O等多種元素。回答下列問題:
(1)Mo位于Cr同一副族的相鄰下一周期,則基態Mo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式為
(2)Cu催化烯烴硝化反應過程中會產生。鍵角:NO+2NO+2(填“>”或“<”),其原因是NO-2
(3)含有多個配位原子的配體與同一中心離子(或原子)通過螯合配位成環而形成的配合物為螯合物。CuCl2可與某有機物形成具有較強熒光性能的配合物,其結構如圖1所示,1mol該配合物中通過螯合作用形成的配位鍵有
(4)五水合硫酸銅(化學式CuSO4?5H2O)俗稱藍礬或膽礬,結構如圖2所示,其中存在的化學鍵有
A.離子鍵
B.共價鍵
C.金屬鍵
D.配位鍵
E.氫鍵
(5)過渡金屬與CO形成羰基配合物時,每個CO分子向中心原子提供2個電子,最終使中心原子的電子總數與同周期的稀有氣體原子相同,稱為有效原子序數規則。根據此規則推斷,鎳與CO形成的羰基配合物Ni(CO)X中,x=
(6)磷青銅晶體的晶胞結構如圖所示。原子分數坐標可表示晶胞內部各原子的相對位置,圖中各原子分數坐標:A為(0,0,0);B為(0,1,1);C為(1,1,0);則D原子的分數坐標為組卷:13引用:2難度:0.5 -
18.環狀結構廣泛存在于天然產物中且長期以來被用于疾病臨床研究,某研究小組以芳香族化合物Ⅰ為原料合成環狀化合物Ⅶ的路線如圖(部分反應條件省略,Ph表示—C6H5:Mc表示—CH3):
已知:ⅰ、RCOOH+NH3→RCONH2+H2O
ⅱ、+RMgBr→
(1)化合物的名稱為
(2)化合物Ⅱ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
(3)化合物Ⅲ能與金屬Na反應生成氫氣,其結構簡式為
(4)反應①的反應類型為
(5)化合物Ⅴ的分子式為
(6)化合物Ⅳ的芳香族同分異構體中,同時滿足如下條件的有
條件:a)能與NaHCO3反應;b)核磁共振氫譜圖中,峰面積比為1:2:3:6。
(7)結合題目信息,寫出經過三步反應由化合物Ⅵ制備化合物Ⅶ的合成路線組卷:6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