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10/18 8: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請將符合題意的選項填在括號內,1-5題每小題1分,6-10小題每題2分,共15分。)

          • 1.2022年4月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完成既定任務回到祖國。在返回過程中下列情況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68引用:12難度:0.8
          • 2.水是一切生命體生存必需的物質,我們要愛護水資源。下列是我國“國家節水標志”的是(  )

            組卷:146引用:8難度:0.8
          • 3.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53引用:5難度:0.9
          • 4.2023年5月28日,我國自行研制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C919完成了首次商業航班飛行。飛機上以氯酸鈉為產氧劑提供氧氣。能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  )

            組卷:255引用:6難度:0.5
          • 5.“天為棋盤星作子,中國北斗耀太空”,銣原子鐘被稱為北斗衛星的心臟。如圖是銣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95引用:10難度:0.6
          • 6.2023年9月23日晚,在萬眾矚目之下,杭州亞運會的“數字火炬手”與最后一棒火炬手齊心協力點燃了象征亞洲大團結的亞運主火炬。這座主火炬塔歷史性地采用了廢碳再生的“綠色甲醇”作為燃料,下列關于甲醇(CH3OH)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1引用:2難度:0.5

          三、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23分)

          • 19.對公共場所定期消毒是控制新冠肺炎的有力保障,84消毒液、H2O2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劑,興趣小組對兩種消毒劑進行了如下探究活動:
            【查閱資料】84 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鈉(化學式為NaClO)。
            【實驗一】取少量84消毒液于試管中,滴加H2O2溶液,發現有大量氣泡產生,然后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證明產生的氣體是
             
            (填化學式)。
            【提出問題】在上述反應中,NaClO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作反應物,NaClO與H2O2溶液發生化學反應。
            猜想二:作
             
            ,類似H2O2溶液制氧氣時MnO2的作用。
            【實驗二】

            (1)按如圖所示組裝實驗裝置,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向錐形瓶中加入30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mLH2O2溶液。
            (3)將注射器中的H2O2溶液分5次推入錐形瓶中,每次推入5mLH2O2溶液,待不再產生氣泡后,記錄收集氣體的總體積如表(忽略其他因素對測量結果造成的影響)。
            實驗編號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收集氣體的總體積/mL 140 280 365 370 x
            ①表中的數據x=
             

            ②分析表中數據得出“猜想一正確”,其依據是
             

            【分析討論】NaClO與H2O2反應除生成氧氣外,還生成氯化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拓展反思】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劑除84消毒液、H2O2溶液外,還有75%酒精、過氧乙酸等。在使用各種消毒劑時,要考慮它們的性質。生活中下列使用消毒劑的做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A.不同的消毒劑可隨意混合使用
            B.使用84消毒液的濃度越高越好
            C.使用75%酒精消毒應遠離明火,防止火災
            D.H2O2溶液、75%酒精等消毒劑均應密封保存

            組卷:6引用:2難度:0.5
          • 20.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想模擬18世紀末法國科學家拉瓦錫探究物質組成的方法——“分”法和“合”法,通過水的分解與水的生成來探究水的組成。
            【任務一】通過“分”的方法探究水的組成。
            【提出疑問】水是由什么元素組成的?
            【作出猜想】猜想①:水由一種元素組成;猜想②:水由不同種元素組成;
            【設計實驗】電解水實驗(圖1)。

            【實驗現象】通電后,兩根電極上都出現氣泡,一段時間后,正、負兩極試管內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為
             

            【實驗驗證】分別用將燃著的木條分別放在注射器針筒處。
            【實驗結論】根據驗證實驗的現象分析可知:水由
             
            組成。
            電解水的符號表達式是
             

            【任務二】通過“合”的方法驗證水的組成。
            (1)如圖2所示,化學興趣小組學生將氫氣點燃前要先驗純,從圖中可以分析得出,氫氣的化學性質有
             
            (寫一條即可)。

            (2)如圖3,點燃氫氣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通過實驗現象驗證了水的組成。
            【建構模型 總結提升】
            建構合理的思維模型,既能促進深度學習又能提高思維品質。如圖為探索純凈物組成成分的思路和方法:

            分析純凈物組成成分的理論依據是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類比運用 解決問題】利用上述思路和方法,回答下列問題:
            (3)銅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生銹,是因為銅與二氧化碳、氧氣和水發生了化合反應,由此推斷銅銹中含有
             
            (填元素符號)。
            (4)某物質隔絕空氣加熱,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則該物質中含有
             
            (填元素符號)。

            組卷:60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