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河南省商丘市睢縣高級中學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9 4:0:2

          一、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題2分,共50分)

          • 1.由歐洲傳入北美的耬斗菜已進化出數十個物種。分布于低海拔潮濕地區的甲物種和高海拔干燥地區的乙物種的花結構和開花期均有顯著差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56引用:20難度:0.8
          • 2.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既體現在細胞等生命系統水平上,也體現在分子水平上。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6引用:6難度:0.7
          • 3.“中心法則”反映了遺傳信息的傳遞方向,其中某過程的示意圖如圖。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06引用:17難度:0.7
          • 4.S型肺炎雙球菌的某種“轉化因子”可使R型菌轉化為S型菌。研究“轉化因子”化學本質的部分實驗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72引用:10難度:0.7
          • 5.在“減數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動中,先制作4個藍色(2個5cm、2個8cm)和4個紅色(2個5cm、2個8cm)的橡皮泥條,再結合細鐵絲等材料模擬減數分裂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58引用:13難度:0.7
          • 6.孟德爾雜交試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選擇了嚴格自花傳粉的豌豆作為材料。自然條件下豌豆大多數是純合子,主要原因是(  )

            組卷:440引用:7難度:0.8
          • 7.某種自花傳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紅花對白花為顯性。若基因型為AaBb的親本進行自交,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747引用:38難度:0.5
          • 8.依據雞的某些遺傳性狀可以在早期區分雌雄,提高養雞場的經濟效益。已知雞的羽毛性狀蘆花和非蘆花受1對等位基因控制。蘆花雞和非蘆花雞進行雜交,正交子代中蘆花雞和非蘆花雞數目相同,反交子代均為蘆花雞。下列分析及推斷錯誤的是(  )

            組卷:594引用:36難度:0.6
          • 9.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是哺乳動物細胞分裂的兩種形式。某動物的基因型是Aa,若該動物的某細胞在四分體時期一條染色單體上的A和另一條染色單體上的a發生了互換,則通常情況下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導致等位基因A和a進入不同細胞的時期是(  )

            組卷:535引用:34難度:0.6
          • 10.如圖為鼠的毛色(黑色和白色)的遺傳圖解,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組卷:12引用:4難度:0.8

          三、綜合題

          • 29.某種植物的花色有白、紅和紫三種,花的顏色由花瓣中色素決定,色素的合成途徑是:白色
            1
            紅色
            2
            紫色。其中酶1的合成由基因A控制,酶2的合成由基因B控制,基因A和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回答下列問題。
            (1)現有紫花植株(基因型為AaBb)與紅花雜合體植株雜交,子代植株表現型及其比例為
             
            ;子代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子代白花植株中純合體所占的比例是
             

            (2)已知白花純合體的基因型有2種。現有1株白花純合體植株甲,若要通過雜交實驗(要求選用1種純合體親本與植株甲只進行1次雜交)來確定其基因型,請寫出所選用的親本基因型、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

            組卷:497引用:8難度:0.6
          • 30.研究發現突變型棒眼果蠅的出現與常染色體上的兩個基因發生突變有關,突變情況如表所示。將突變型棒眼果蠅與野生型圓眼果蠅雜交,F1均為圓眼果蠅,F1雌雄交配,統計F2中圓眼果蠅有451只,棒眼果蠅有30只。回答下列問題:
            突變基因
            堿基變化 C→T CTT→C
            蛋白質變化 有一個氨基酸與野生型果蠅的不同 多肽鏈長度比野生型果蠅的長
            (1)據表可知,突變基因Ⅱ的形成是由于基因中堿基對的
             
            導致,蛋白質變化是由于突變基因Ⅱ轉錄后形成的
             
            延遲出現。
            (2)根據雜交實驗結果可知,突變基因Ⅰ和突變基因Ⅱ的產生是
             
            (填“隱性”或“顯性”)突變的結果。
            (3)根據該實驗結果可推知突變基因Ⅰ、Ⅱ的遺傳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理由是
             

            組卷:9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