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六中九年級(下)開學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與運用(共28分,每題2分)
-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倔強(jué) 藩籬( fān ) 遒勁(jìn ) 吹毛求疵(cī ) B.膽怯(qiè) 脊梁( jǐ ) 剽悍(biāo) 相形見絀(chù) C.發髻(jì ) 迷惘(wǎng) 叱咤(zhà ) 味同嚼蠟(jué) D.虐殺(nüè) 弧線( hú ) 漣漪( yī ) 如法炮制(páo) 組卷:87引用:2難度:0.9 -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飄渺 陰霾 銷聲匿跡 戒驕戒燥 B.狼藉 元宵 張皇失措 鋌而走險 C.謳歌 決別 栩栩如生 好高騖遠 D.靜謐 取諦 鍥而不舍 引頸受戮 組卷:6引用:1難度:0.9 -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與書為友能夠讓我們獲益匪淺,既能增長閱歷,又能豐富知識,增添情趣。 B.中海公園里,高低錯落的樹木鱗次櫛比,游客徜徉其中,流連忘返。 C.邵逸夫為內地的科教文衛事業捐贈近47.5億港元,真是兼濟天下,無所不為。 D.面對這讓人嘆為觀止的舌尖上的浪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中國式盛宴”。 組卷:8引用:1難度:0.9 -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中華好詩詞》這個節目對我很熟悉,因為我每期必看。 B.針對各種交通亂象,日照警方將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設施安全隱患。 C.在詩歌中,借松、竹常 用來表達詩人復雜的情感,成為古典文學中傳統意象。 D.運動不但有益于孩子們的身體健康,還能增強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團隊配合意識。 組卷:8引用:1難度:0.7 -
5.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哎呀,真是美極了。”皇帝說:“我十分滿意!” B.然后他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 C.屈原的詩句“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應成為我們不懈追求的箴言 D.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記”的開篇日,國務院把這一天確定為“中國旅游日” 組卷:74引用:5難度:0.9
二、閱讀(共42分)
-
14.閱讀理解
奶奶的粽子
韓逸萌 ①“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端午的歌謠是清晨的布谷鳥起得調,脆生,清亮,故鄉從仲夏夜的夢中醒來,惺忪中瞅見階前的青草里,綴滿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細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濕潤,粗糙的手掌摩挲著我絨軟的頭發,我想在清涼的晨風中再賴會兒床,可端午的歌謠已在奶奶的廚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葉的清香,墨綠的葉子有竹葉可愛的形狀和艾草氣味的清爽,奶奶將兩束葉子散亂地鋪在白瓷的盆里,再澆一壺滾燙的水,水汽升起,攜裹著裊裊清香,如同沸水沖茶,將葉里蘊著的香氣點染出來,那香氣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來可以生長。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飽滿,此時都相互倚著,慵懶得沉甸甸,像是飲了一夜的瓊漿,濃睡不消殘酒。奶奶的粽子簡單至極,只放紅棗和糯米,青翠的葉裹紅白的餡,不膩不甜,原始、純粹,卻有著獨特的甘醇,令童年的我深深迷戀。
⑤我著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過程,三層粽葉錯落著搭好,輕輕展開、抹平,兩手輕輕一彎,便彎出小小的圓錐形狀,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顆紅棗點在米中,再一撮米蓋在上面。奶奶不會讓棗露出米外,于是紅棗的汁液不會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卻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緊緊捏著盛滿餡的粽葉,一根線繩 緊緊繞過,纏兩圈,系住,便成了一個精巧的四個角的粽子。我趕緊捧過來,細細地看,滿心滿眼地喜歡。我也試圖包一個,鋪好粽葉,彎成小圓錐,放米和棗,去 總是捏不住粽葉,纏不緊線,總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個角的平面。奶奶笑著說:“俺妮兒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閑閑享一輩子福。”端午的陽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 想,享一輩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鍋里咕嘟咕嘟地響,是端午的歌謠最貼切的唱腔,香氣從廚房溢出,氤氳在整個院子上 空,我不住地扒在門口張望,奶奶說,妮兒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層葉,煮的時間越長,米越軟糯,越能浸透葉的清香。奶奶把火燒得細長,我在過午的溫熱中睡去……醒來時,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經涼在盤里。我輕輕捧起一只粽子,我覺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來做量詞,輕輕拉一下,線繩便解落,展開粽葉,精致的四個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綠,第一口是葉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我不愛吃紅棗,奶奶用筷子輕輕劃出,只留下那被棗浸得微紅甜香的米。奶奶說小孩兒吃了肚脹,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輕輕 揉著我吃得圓滾滾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謠中成長,門前的小樹隔年盈尺,奶奶卻在我的鮮嫩反襯下日漸白頭。我后來吃過八寶粽、蛋黃粽、鮮肉粽,卻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著最純粹 的清香;我后來見過長長的竹筒粽、纏著五彩線的迷你粽,卻都不及奶奶那過著錯落搭開的三層粽葉。奶奶的粽子在每個端午,溫柔敲打我回憶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謠又響起,奶奶的粽子隔著時光和故鄉,與我相思凝望。
(1)本文的線索是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3)閱讀文章,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①聯系語境,揣摩第⑥段畫線句中“捧”字的表達效果。
②結合上下文,談談你對第⑤段中畫線句子的理解。
(4)奶奶的粽子無論配料還是做工都“簡單至極”,為什么卻會“在每個端午,溫柔敲打我回憶的味蕾”?
(5)在作者心里,故鄉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對于你來說,故鄉又是什么呢?請用一段話描述你對故鄉的理解。(至少一種修辭,不少于40字)組卷:10引用:1難度:0.5
三、作文(共50分)
-
15.有一首小詩寫道:
只要春天還在,縱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只要生命還在,縱使身陷茫茫沙漠,還有希望的綠洲存在;只要明天還在,冬雪終會悄悄融化,春雷定將滾滾而來。
請以“只要 還在”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表達真情實感。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4)卷面整潔,書寫工整。組卷:118引用:3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