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安徽省合肥市藝術中學高一(下)第一次調研地理試卷
發布:2024/6/9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11小題,每小題4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人類誕生以來,經過漫長的繁衍與遷徙,如今分布在地球上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陸上。各地自然條件和人文條件存在很大差異,世界人口的分布極為不均。據此完成1~2題。
下列各緯度帶人口數量最多的是.( )A.40°N~60°N B.20°N~60°N C.0°~20°N D.0°~20°S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
2.讀表,完成1~2題。
緯度 北半球人口比重(%) 南半球人口比重(%) 0°~20° 10.4 6.1 20°~40° 49.4 3.5 40°~60° 30.0 0.2 60°以上 0.4 - 小計 90.2 9.8
北半球溫帶地區比南半球溫帶地區人口數量多,最主要原因是( )A.北半球溫帶地區溫度和降水適宜人口居住 B.北半球溫帶開發早 C.北半球溫帶比南半球溫帶陸地面積大 D.南半球溫帶地區海陸相間分布 組卷:2引用:0難度:0.60 -
3.2016年2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和省統計局聯合發布的統計顯示,2015年年末河南省總人口10722萬人,常住人口9480萬人。是名符其實的全國第一人口大省。結合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河南省面積并不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但卻成為我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其主要的原因是( )A.工業、商業貿易繁榮 B.歷史悠久,自然條件優越 C.地處經濟發達地區 D.礦產資源豐富,開發利用充分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
4.我國黑河至騰沖一線形象地反映了我國“東多西少”的人口宏觀分布格局,被地理學界稱為“胡煥庸線”。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國人口分布的宏觀格局不僅沒有變化,反而“東多西少”的現象更加突出。結合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3~4題。
影響圖中乙地區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資源 C.氣候 D.礦產資源 組卷:8引用:0難度:0.50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
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隨著大型電視連 續劇《闖關東》的熱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當時東北地區為什么能吸引如此多的人遷入。如圖示為我國東北地區不同時期人口遷移圖。
材料二:山東某中學生小明調 查“家族人口遷移”情況時,了解到他的爺爺在20世紀70年代從山東遷往東北,1990年又從東北遷回山東,稱為“雁南飛”。
材料三:1978 年黑龍江省農民人均純收入比山東省高2/3,可到了1985年,山東農村經濟大發展,超過了黑龍江。
(1)由材料可知,1980年前人口遷入地區主要是東北地區,這里突出的自然資源優勢有哪些?
(2)1985年后人口遷移又從東北遷回山東,稱“雁南飛”現象,其產生原因是什么?
(3)分析“雁南飛”現象給山東帶來哪些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組卷:2引用:1難度:0.5 -
28.如圖示為我國某特大城市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按城市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原理,圖中土地租金最高的功能區是
(2)擬在甲、乙兩處規劃建設高新技術工業城和石油化工城兩座衛星城市。石油化工城應建在
(3)請簡述甲、乙兩衛星城建設對該城市發展的意義。組卷:1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