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福建省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高一(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5/1/6 9:0:3
一、單選題(25小題,1—10題每題3分,11—25題每題2分,共60分)
-
1.已知某種細胞有4條染色體,且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某同學用示意圖表示這種細胞在正常減數分裂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細胞。其中表示錯誤的是( ?。?/h2>
A. B. C. D. 組卷:1638引用:77難度:0.9 -
2.下列有關基因型、性狀和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兩個個體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高莖豌豆的子代出現高莖和矮莖,說明該相對性狀是由環境決定的 C.O型血夫婦的子代都是O型血,說明該性狀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 D.某植物的綠色幼苗在黑暗中變成黃色,這種變化是由環境造成的 組卷:108難度:0.9 -
3.南瓜的扁盤形、圓形、長圓形三種瓜形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這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現將2株圓形南瓜植株進行雜交,F1收獲的全是扁盤形南瓜;F1自交,F2獲得137株扁盤形、89株圓形、15株長圓形南瓜,據此推斷,親代圓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別是( ?。?/h2>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組卷:62引用:23難度:0.7 -
4.孟德爾運用“假說-演繹”法研究豌豆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發現了分離定律,下列哪一項屬于其研究過程中的“演繹”( ?。?/h2>
A.測交預期結果:高莖,矮莖接近于1:1 B.親本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開 C.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D.測交結果:30株高莖,34株矮莖 組卷:313引用:37難度:0.7 -
5.下列有關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豌豆雜交時對父本的操作程序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B.孟德爾只通過研究高莖和矮莖這一對相對性狀,就發現了分離定律 C.分離定律是指F1產生的2種類型的精子和卵細胞自由結合 D.選擇豌豆做遺傳實驗容易成功是因為其自然條件下是純合子,且具有易于區分的相對性狀 組卷:11引用:3難度:0.6 -
6.安第斯山區有數十種蝙蝠以花蜜為食。其中,長舌蝠的舌長為體長的1.5倍。只有這種蝙蝠能從長筒花狹長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為該植物的唯一傳粉者。由此無法推斷出( ?。?/h2>
A.長舌有助于長舌蝠避開與其他蝙蝠的競爭 B.長筒花可以在沒有長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長筒花狹長的花冠筒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長舌蝠和長筒花相互適應,共同(協同)進化 組卷:341引用:59難度:0.9 -
7.某海島上,因為經常有大風天氣,昆蟲中無翅的或翅特別發達的個體比翅普通(中間型)的更易生存,長此以往形成了現在的無翅或翅特別發達的昆蟲類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h2>
A.昆蟲翅的變異是多方向且可遺傳的 B.昆蟲翅的全部基因構成了該種群的基因庫 C.大風在昆蟲翅的進化過程中起選擇作用 D.自然選擇使有利變異得到保留并逐漸積累 組卷:323引用:24難度:0.8 -
8.如圖表示漸進式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對圖示的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img alt src="http://img.jyeoo.net/quiz/images/202205/236/c53d4148.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A.圖中①表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B.圖中②表示地理隔離,地理隔離使種群間基因交流受阻 C.圖中③表示生殖隔離,指兩種生物不能交配產生后代 D.種群基因型頻率的改變一定會導致新物種形成 組卷:26難度:0.6 -
9.下列關于單倍體和單倍體育種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A.單倍體是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 B.利用單倍體育種方法培育新品種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C.用低溫處理單倍體植株幼苗后得到的都是二倍體植株 D.采用花藥離體培養的方法能獲得單倍體植株 組卷:27難度:0.6
二、非選擇題(4小題,共40分)
-
28.回答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問題。
(1)圖1表示某小島上蜥蜴進化的基本過程,X、Y、Z表示生物進化的基本環節,X\Y分別是
(2)該小島上的蜥蜴原種由許多個體組成,這些個體的總和稱為
(3)小島上能進行生殖的所有蜥蜴個體含有的全部基因,稱為蜥蜴的
(4)小島上蜥蜴原種的腳趾逐漸出現兩種性狀,W代表蜥蜴腳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聯趾(趾間有蹼)基因。圖2表示這兩種性狀比例變化的過程。
①由于蜥蜴過度繁殖,導致
②小島上食物短缺,聯趾蜥蜴個體比例反而逐漸上升,其原因可能是
③圖2所示過程說明,自然環境的變化引起不同性狀蜥蜴的比例發生變化,其本質是因為蜥蜴群體內的
(5)從生物多樣性角度分析,圖2所示群體中不同個體的存在反映了組卷:288難度:0.5 -
29.某一年生植物甲和乙是具有不同優良性狀的品種,單個品種種植時均正常生長。欲獲得兼具甲乙優良性狀的品種,科研人員進行雜交實驗,發現部分F1植株在幼苗期死亡。已知該植物致死性狀由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品種甲基因型為aaBB,品種乙基因型為_ _bb?;卮鹣铝袉栴}:
(1)品種甲和乙雜交,獲得優良性狀F1的育種原理是
(2)為研究部分F1植株致死的原因,科研人員隨機選擇10株乙,在自交留種的同時,單株作為父本分別與甲雜交,統計每個雜交組合所產生的F1表現型,只出現兩種情況,如下表所示。甲(母本) 乙(父本) F1 aaBB 乙-1 幼苗期全部死亡 乙-2 幼苗死亡:成活=1:1
②根據實驗結果推測,部分F1植株死亡的原因有兩種可能性:其一,基因型為A_B_的植株致死;其二,基因型為
③進一步研究確認,基因型為A_B_的植株致死,則乙-1的基因型為
(3)要獲得全部成活且兼具甲乙優良性狀的F1雜種,可選擇親本組合為:品種甲(aaBB)和基因型為
第一步:種植品種甲作為親本。
第二步:將乙-2自交收獲的種子種植后作為親本,然后
選育結果:若某個雜交組合產生的F1全部成活,則組卷:285引用:5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