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北京市101中學高一(下)期中地理試卷
發布:2024/11/4 9:0: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分.
-
1.決定全球人口數量變化的主要是(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長率 D.人口的遷移 組卷:28引用:3難度:0.8 -
2.讀圖,回答2~4題。
表示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組卷:2引用:0難度:0.70 -
3.讀圖,回答2~4題。
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組卷:2引用:0難度:0.60 -
4.讀圖,回答2~4題。
若圖中數字序號表示人口增長模式類型,則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中按出現先后順序排列 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組卷:2引用:0難度:0.90 -
5.如圖為我國五省區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總數的統計圖(不計人口的機械增長),根據統計圖可推斷出( )
A.西藏死亡率比北京、寧夏、上海高 B.北京年凈增加人口最多 C.江蘇已屬于現代型的人口增長模式 D.寧夏經濟發展水平最低 組卷:33引用:1難度:0.5 -
6.讀圖,關于江蘇省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及其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①0~14歲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長加快
②15~64歲人口比例上升,就業壓力增大
③65歲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齡化進程加速
④人口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勞動力充足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組卷:17引用:2難度:0.6 -
7.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人口生育政策進行了動態調整(如圖),讀圖回答7~8題。
我國人口生育政策調整與下列人口數據變化直接密切相關的是( )
①人口遷移數量增加
②勞動人口比重降低
③人口死亡率升高
④老年人口數量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組卷:3引用:0難度:0.60 -
8.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人口生育政策進行了動態調整(如圖),讀圖回答7~8題。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幾年來,全國二孩生育數量遠低于預期。影響我國生育率低的原因有:( )
①生活水平提高
②平均初婚年齡降低
③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
④育齡婦女比重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組卷:3引用:0難度:0.60 -
9.讀圖“A市人口狀況圖”,完成9~10題。
A市( )A.人口遷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響 B.各年齡段遷入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C.從業人員構成以第三產業為主 D.經濟發達,處于城市化初期階段 組卷:2引用:0難度:0.30 -
10.讀圖“A市人口狀況圖”,完成9~10題。
人口遷入對該市的負面影響可能有( )
①減輕了該市的就業壓力
②制約了該市的經濟發展
③加劇了該市的環境問題和資源消耗
④加大了該市基礎設施的壓力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組卷:2引用:0難度:0.70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卡)
-
54.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水稻好暖喜濕,在生長季節需水量很大,最佳溫度在30~35℃左右,最低溫度不宜低于10℃;要求田地平整、肥沃,水田排灌方便。粵北地區(圖a)是我國傳統的水稻產區之一。今年來,三江平原(圖b)大面積種植水稻,雖年產僅一季,但稻米質量上乘,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稻生產基地。
(1)粵北地區和三江平原水稻產區共同的有利區位條件是
(2)與三江平原相比,粵北地區種植水稻的主要優勢條件是
(3)簡述近年來三江平原大面積種植水稻的社會經濟區位條件。
(4)歸納三江平原商品稻生產的主要特點。組卷:4引用:1難度:0.5 -
55.某校教師組織學生前往懷柔區花園村和門頭溝區爨底下村開展地理實踐活動。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1:花園村、爨底下村位置手繪示意圖如圖1。
資料2:“花園村花卉蔬菜實踐基地”考察報告(節選):
新中國成立初期,花園村地勢低洼、土壤貧瘠,主要種植高粱、黑豆等低產作物,只有少數高崗地才能種出玉米。23世紀初,花園村大力發展花卉種植,培育和引種了百合、玫瑰等中高檔花卉。2009年非洲菊、康乃馨等10萬盆精品花卉參展“中國花卉博覽會”,5萬株精品百合遠銷日本。近年來,花園村在花卉種植基礎上,建成了集花卉、蔬菜、苗木、瓜果、糧食作物于一體的新型農業旅游觀光園。
(1)關于花園村地理環境的正確敘述有
A.位于北京市城區的東北方向 B.地勢起伏大,地表崎嶇
C.附近有高速公路經過 D.氣候濕熱,森林茂密
(2)新中國成立初期,花園村糧食產量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3)近20年來,花園村為推動經濟轉型,采取的舉措主要有
A.改良作物品種,提高糧食產量 B.多種經營,調整產業結構
C.提升花卉品質,開拓國際市場 D.完善交通,發展城郊農業
(4)近年來,花園村發展新型農業旅游觀光園對當地的有利影響有
資料3:爨底下村(如圖2)堪稱山區院落民居的典范,村中完整保留了大量明清時期的院落,2018年3月入選北京首批市級傳統村落名錄。近年來積極發展觀光旅游業,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5)依據資料,在表中填出該村落建筑特色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建筑布局及特色 自然地理因素 村落前面被一道弓形墻圍繞,中部被一條弧形大墻分為上下兩部分,放眼望去,呈現獨特的元寶形態 村中院落小巧精致,組織緊湊。道路曲折,雖算不得寬闊,倒也平展。 院落形狀以四合院為主,多坐北朝南,院中屋舍在南面設置窗戶,其他三面設置磚墻。村中建筑由南向北層層抬高。 組卷:2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