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第五聯盟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4/9/24 14:0:4
一、積累與運用。(23分)
-
1.名句默寫。
行走在古詩文的世界里,別有一番情致。我們能欣賞到“樹樹皆秋色,①組卷:1引用:2難度:0.5 -
2.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題。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清①_____(xī)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多彩的生活,也②_____(zhāng)顯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底蘊。
大部分節日習俗在上古時代就已______(A.初露端倪B.嶄露頭角),逐漸演變成清明掃墓、放風箏,端午賽龍舟、吃粽子,中秋賞月,重陽登高等傳統。
節日文化是中華民族生活文化的集中展示。儀式讓傳統節氣和節日變得莊重,富有意義。舉辦儀式,讓人們領略到人生的美好、人性的善良,感受到生命的虔誠。
(1)根據拼音寫漢字:
①清
②
(2)在畫線處請選擇正確的成語填上去。
A.初露端倪
B.嶄露頭角組卷:5引用:2難度:0.8 -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黃海森林公園音樂藝術節上,五色斑斕的燈光,光芒四射的焰火,把夜晚的的天空輝映得無比絢爛。 B.東臺首屆“條子泥詩會”在世界遺產地條子泥舉行,通過觀看節目,我們了解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知識。 C.2019“大洋灣”杯中國鹽城黃海濕地公路自行車賽在我市沿海經濟區成功鳴槍開賽,鹽海中學選手張華首當其沖,率先沖過終點。 D.在“主持人大賽”賽場,選手們自信滿滿,對答如流,精彩的表現令觀眾由衷地贊嘆 組卷:73引用:4難度:0.8
二、閱讀理解。(47分)
-
9.請結合《紅星照耀中國》一書,根據要求答題。
??【甲】“在長沙,我第一次看到報紙——《民力報》①,那是一份民族革命的報紙,刊載著一個名叫黃興的湖南人領導的廣州反清起義和七十二烈士殉難的消息。我深受這篇報道的感動,發現《民力報》充滿了激動人心的材料。”
??【乙】他說,他年輕的時候讀過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第一次開始對軍人應對社會負有什么責任有了一些認真的考慮。……“以前我只是對社會不滿,看不到有什么進行根本改革的希望,在讀了《共產黨宣言》以后,我不再悲觀,開始懷著社會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
【注】①《民力報》,應為《民立報》,清末民初革命派的重要報刊之一。
(1)以上兩段材料分別是誰訴說了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A.毛澤東
B.周恩來
C.徐海東
D.彭德懷
(2)《民力報》《資治通鑒》《共產黨宣言》等報刊著作對兩位革命領導人產生了哪些深遠的影響?請根據材料內容作簡要概括。
(3)《長征》的作者王樹增說:“堅定的信仰,這是長征留給我們非常寶貴的精神遺產。”請以【甲】人物為例,從《紅星照耀中國》中選擇并概括一個情節,體現該人物堅定的革命信仰。組卷:14引用:3難度:0.5
三、寫作。(50分)
-
10.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滋味是一種感覺、一種體驗。生活的滋味很多,“最愛湖東行不足”是白居易喜的滋味,“沉醉不知歸路”是李清照樂的滋味,“燕然未勒歸無計”是范仲淹苦的滋味……
??請以“滋味”為話題,聯系生活,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題目自擬。
②文體自選,可以記敘、抒情或議論。
③不少于600字。組卷:10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