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學高一(上)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11/30 14:30:2
一、單選題(共28分,第1-8題每題2分,第9-12題每題3分)
-
1.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
A.速度 B.加速度 C.力 D.速率 組卷:29引用:1難度:0.9 -
2.物理老師的茶杯靜止放在桌面上,則( )
A.該茶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就是茶杯的重力 B.該茶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是由于茶杯發生微小形變而產生的 C.該茶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的施力物體是桌子 D.該茶杯的重心一定在杯子的地面上 組卷:56引用:2難度:0.9 -
3.中國古代科技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很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例如春秋戰國時期,墨家的代表人物墨翟在《墨經》中,就已對力做了比較科學的闡述:“力,刑(形)之所以奮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力能使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或使運動的物體運動得越來越快。下列說法中,與墨翟對力的闡述最接近的是( )
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力是物體位移變化的原因 C.力是物體位置變化的原因 D.力是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原因 組卷:451引用:6難度:0.9 -
4.對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施加一水平拉力,當力剛開始作用的瞬間( )
A.物體同時獲得速度和加速度 B.物體立即獲得速度 C.物體立即獲得加速度 D.由于物體未來得及運動,所以速度和加速度都為零 組卷:320引用:8難度:0.9 -
5.如圖所示,質量分布均勻的等腰直角三角板的重心最接近圖中( )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組卷:164引用:3難度:0.9 -
6.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和“運動和力的關系”的研究,開創了科學實驗和邏輯推理相結合的重要科學研究方法。圖甲、圖乙分別表示這兩項研究中實驗和邏輯推理的過程,對這兩項研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先在傾角較小的斜面上進行實驗,可“沖淡”重力,使時間測量更容易 B.圖甲通過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勻變速運動 C.圖乙中完全沒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實際存在的,實驗可實際完成 D.圖乙的實驗為“理想實驗”,通過邏輯推理得出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組卷:275引用:7難度:0.7 -
7.如圖所示,在水平面上,當沿水平方向的力F1=20N,F2=11N時,物體A保持靜止,先保持F2不變,當F1減小到17N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6N B.9N C.28N D.31N 組卷:48引用:5難度:0.7
三、綜合題(共32分)
-
20.如圖所示,質量為m1的物體甲通過三段輕繩懸掛,三段輕繩的結點為O。輕繩OB水平且B端與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質量為m2的物體乙相連,輕繩O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53°,物體甲、乙均處于靜止狀態。(已知:sin53°=0.8,cos53°=0.6,重力加速度為g)求:
(1)輕繩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物體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乙受水平面的最大靜摩擦力為它們間正壓力的k倍,為維持乙不動,k的范圍是多少?組卷:130引用:1難度:0.4 -
21.我國3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在著陸階段,主降落傘打開后主降落傘和返回艙的運動過程簡化如下:階段Ⅰ,主降落傘和返回艙沿豎直方向減速下降:階段Ⅱ,以速度v0勻速下降;階段Ⅲ,當返回艙離地面h高時,返回艙的反推發動機啟動,返回艙沿豎直方向勻減速下降,著地前瞬間速度恰好為零。已知上述過程中,主降落傘受到空氣阻力大小與其速度大小成正比,忽略其他阻力,主降落傘質量不計,返回艙(含航天員)總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
(1)在階段Ⅰ中,當主降落傘和返回艙的速度大小為v1時,求它們的加速度大小;
(2)若連接降落傘與返回艙間的n根等長輕繩均勻分布,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均為θ,求階段Ⅱ中每根輕繩的拉力大小;
(3)在階段Ⅲ中,若在反推發動機啟動后,降落傘與返回艙之間的輕繩處于松弛狀態,求反推發動機產生恒定大小的推力。
(4)定性畫出三個階段的v-t圖。組卷:121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