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北京四中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12/12 0:30:2

          一、基礎題(1-10題每題3分,11題16分,共46分)

          • 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20引用:1難度:0.6
          •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23引用:1難度:0.6
          •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23引用:1難度:0.6
          • 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14引用:1難度:0.8
          • 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128引用:5難度:0.8

          四、現代文閱讀(25分)

          • 14.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在美的道路上      ①故宮博物院總共收藏著超過一百八十六萬件(套)的文物。這些可移動文物,分為陶瓷、玉石、青銅、碑、家具等,共二十五大類六十九小項。它們上新石器時代,跨越了夏、商、周、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兩宋、遼、西夏、金、元、明、清等中國古代王朝,又歷經了20世紀的歷史風云,一路抵達今天。我眼前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隱藏著宏麗豐富的傳奇。
                  ②在故宮文物面前,人類就是朝生夕死的類,是春生夏死的寒蟬。所幸,有它們在,拉長了我的視線,拉寬了我的視界,既讓我意識到自身之渺小,又使我“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在游目騁懷之間,去理解我們民族的精神歷程。
                  ③所有的物質文化遺產,其實同時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在“物質”的背后,一定閃爍著“非物質”的光芒,包括技藝、情感、追求,甚至信仰。這些文物,許多原本就是古代的日常生活用品。至于法書、繪畫,許多也是出自文人的日常,哪怕是當年的一紙便、幾筆涂鴉,在千百年后都成為“國寶”。故宮里的文物,相當多一部分是與百姓、文人和帝王的日常生活相連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是藝術的原動力,是文明的血與骨。
                  ④透過這些文物,我不僅領略古人造物之精美,更體味古人生活之細致講究。只有回到當時的場景中,通過人們的使用流程,在舉手投足間,我才能真正體會出包含其中的美。美,不是孤懸于生活、生命之外的事物。博物館里陳列的文物,許多都曾與人們生命的需求緊密相連,是對生活的美化、情感的表達、對生命的提升。在形而下的生活之上,我們民族歷朝歷代都始終保持著對藝術之美的形而上的追求?!薄靶味险咧^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在“器”中安放的,是“道”。
                  ⑤歷史猶如黑洞,吞噬著探尋者的目光。文物,是指引我們回到過去的路標,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早在一百多年前,王國維先生就論及文物之于歷史研究的價值。他將考古發現的“地下之新材料”,與“紙上的材料”相互印證,即“二重證據法”?!凹埳系牟牧稀?,就是在人間流傳的文獻典籍而“地下之新材料”,就是文物。那些在地下沉睡了幾千年的文字實物,甲骨文、金文、敦煌簡書,陸續破土而出,為研究歷史源源不斷地提供新的資源
                  ⑥此后,中國神話學(以聞一多為代表)的發展,讓“紙上的材料”得以擴展,神話與傳說成為“二重證據”之外的“第三重證據”?!暗叵轮虏牧稀?,后來也一分為二,被饒宗頤先生細化成了“有字的考古資料”和“沒字的考古資料”,后者即古代各種器物,于是有了“第四重證據”。還有許多學者放寬了歷史視界,走到希望的田野上,去探尋藏于民間的“大傳統”,將口傳與非物質遺產等民間活態文化引進來,于是有了“第五重證據”。對歷史真相的探尋,已經成了多聲部的大合唱。
                  ⑦我們關于藝術史的研究,必會超出藝術史的范疇,需要藝術學、歷史學、考古學、文獻學、文字學、地理學、天文學等多種學科共同介入。盡管我無力在如此眾多的學科間縱橫馳騁,也只能現學現賣,以我有限的學識,強化我的闡釋。我所創作的《故宮藝術史》是有學術性的書,但我希望它不是一部面目可憎、拒人千里的學術書,我希望這是一本“寫給大家”的中國藝術史,親切,溫暖,真實。
                  ⑧我知道,探尋的道路既遠且長,所幸,沿途都是美的風景。我會在美的道路上,與每一位制造美的人相遇。像一首熟得不能再熟的歌:
            我愿順流而下
            找尋她的方向
            卻見依稀仿佛
            她在水的中央
            (取材于祝勇《故宮藝術史?序》)(1)下列加點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上     類     便
            A.tiè jūn jiān
            B.tiě jūn qiān
            C.tiè jùn jiān
            D.tiě jùn qiān
            (2)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宏麗:文物背后有著宏偉壯麗的歷史內容
            B.吞噬:歷史中人、事已消失模糊,再難尋覓蹤跡
            C.縱橫馳騁:同時兼顧多學科內容,彼此融會貫通
            D.拒人千里:作品質量低劣、學術水平很差
            (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細數故宮收藏文物件數、種類、所歷朝代,展現了故宮文物收藏數量之多、歷史之久、價值之大。
            B.作者將人類比作“朝菌夏蟬”,表現出在穿越時光長河的古老文物面前,人類生命歷程短暫,而這不禁令作者格外憂傷。
            C.第⑤段結尾句中的“沉睡”“破土”用詞生動形象,寫出了接連不斷的考古發現為歷史研究提供了豐富材料與不竭動力。
            D.作者在文章結尾借歌明志,所引歌詞化用《詩經?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等句,讀來雋永蘊藉、回味無窮。
            (4)在探尋美的路上,作者遇到了很多美的風景。這些“風景”引發了作者哪些情思,請結合全文分條概括。
            (5)閱讀③④段,回答下列問題。
            ①第④段段末作者說“在‘器’中安放的,是‘道”,“器”與“道”分別指什么,請各用一句話概括。
            ②閱讀鏈接材料,結合原文,請簡析玫瑰椅中蘊含的“器”與“道”。
            【鏈接材料】我查了許多史料,也沒查出玫瑰椅跟玫瑰有什么關系。它體量小、造型婉約,因而有人認為它是女眷的內房家具。比如故宮藏的那把紫檀雕夔龍紋玫瑰椅,原本是擺放在西六宮之翊坤宮的西配殿——道德堂的。紫檀木沉穆的黑色,凸顯了它端莊靜雅的氣質??勘匙龀闪艘粋€空框,像一張屏幕,什么都沒有,卻什么都有了??湛蛩闹艿窨痰馁琮埣y,綿密復雜的圖案,似乎就是為了反襯中間的“空”。還有一些玫瑰椅,形式更加簡練。那份空靈,已經直追用來沉思入定、參禪修煉的禪椅。
            (取材于祝勇《一把椅子》)

            組卷:3引用:1難度:0.5

          五、作文(50分)

          • 1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祝勇從靜默的文物中,品味著器物之美,精神之美,文明之美,感受到許許多多曾與人們生命緊密相連的內蘊。
                  美,是多種多樣的。美景,美食,美事,美人,美文……但無論哪一種美,都必定與生活相關,與情感相連。
                  美,不是孤懸于生活、生命之外的事物。
                  回顧你的生活,請以“與美相遇”為題,寫一篇文章,說一說經歷,談一談感受。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字數不少于800字。

            組卷:5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