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6/28 8:0:9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1.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 )
A.猴 B.大猩猩 C.狒狒 D.森林古猿 組卷:21引用:11難度:0.8 -
2.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是( )
A.子宮內膜 B.胎盤 C.羊水 D.輸卵管 組卷:30引用:4難度:0.6 -
3.某同學因長期偏食,導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該同學缺少了以下哪種維生素?( )
A.維生素A B.維生素B1 C.維生素C D.維生素D 組卷:9引用:2難度:0.5 -
4.醫生常采用靜脈輸入營養液的方法,給小腸嚴重吸收不良的病人提供營養,其營養液的成分不能含有( )
A.蛋白質 B.無機鹽、維生素 C.氨基酸 D.葡萄糖 組卷:23引用:15難度:0.9 -
5.如圖表示人體消化吸收過程,①一⑤表示消化液(⑤為腸液)。縱向箭頭表示消化液對相應物質的消化作用,a、b、c分別表示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的最終消化產物。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X表示大腸,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場所 B.①為唾液,能將淀粉分解為葡萄糖 C.②與③都只含一種酶,但酶種類不同 D.④和⑤發揮作用的場所都是小腸 組卷:78引用:7難度:0.9 -
6.貧血患者應該多吃含什么豐富的食物( )
A.維生素A B.鐵和蛋白質 C.鈣 D.維生素C 組卷:95引用:11難度:0.7 -
7.用淀粉做的藥丸膠囊,被病人吞咽進入消化道后,最終被消化的場所是( )
A.食道 B.胃 C.小腸 D.大腸 組卷:155引用:24難度:0.7 -
8.為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某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對實驗目的、過程的補充和結果的預測不合理的是( )
A.該實驗探究的是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B.將兩支試管一起放入37℃的溫水中保溫5~10分鐘 C.滴加碘液后,1號試管的現象一定是不變藍 D.滴加碘液后,2號試管的現象一定是變藍 組卷:126引用:16難度:0.7 -
9.關于人體的呼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比氧氣略多 B.在患重感冒時,往往用嘴呼吸,這對吸入的空氣起到了充分的預熱和清潔的作用 C.北歐人的鼻子明顯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大,這有利于預熱冬天寒冷的空氣 D.能使我們發出聲音的聲帶位于咽中 組卷:14引用:6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
27.如圖是耳的基本結構示意圖,請看圖回答問題。
(1)外耳由
(2)中耳由
(3)內耳由耳蝸、
(4)聽覺的形成是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組卷:4引用:1難度:0.5 -
28.民以食為天,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系統來完成的。請據如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
(2)饅頭越嚼越甜是因為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可將淀粉分解為
(3)蛋白質初步被消化的部位在
(4)⑤所示器官除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外,其中的胰島細胞還能分泌
(5)⑥中葡萄糖分子經一定途徑進入腎小囊內,整個過程至少經過組卷:230引用:4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