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南莫中學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B卷)

          發布:2024/12/2 19: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10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每題2分;第11~15題為不定項選擇題,全部答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的0分。

          •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8引用:3難度:0.7
          • 2.有些化學反應反應速率很慢且副反應較多,測定這些反應的焓變可運用(  )

            組卷:22引用:11難度:0.9
          • 3.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A(g)═B(g)+C(g),若反應物的濃度由2mol?L-1降到0.8mol?L-1需要20s,那么反應物濃度再由0.8mol?L-1降到0.2mol?L-1所需要的時間為(  )

            組卷:248引用:26難度:0.7
          • 4.分析圖中的能量變化情況,下列正確的(  )

            組卷:18引用:3難度:0.7
          • 5.已知某化學反應2B2A(g)=A2(g)+2B2(g)(B2A、A2、B2的分子結構分別為B—A—B、A=A、B—B)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21引用:1難度:0.5
          • 6.熱化學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kJ?mol-1表示(  )

            組卷:120引用:15難度:0.9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

          • 19.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以下實驗探究:
            Ⅰ.設計實驗探究反應速率的測定和比較
            實驗步驟:
            (1)取一套裝置(裝置如圖所示),加入40 mL 1 mol?L?1的硫酸,測量收集10 mL H2所需的時間。
            (2)取另一套裝置,加入40 mL 4 mol?L?1的硫酸,測量收集10 mL H2所需的時間。
            實驗現象:鋅跟硫酸反應產生氣泡,收集10 mL氣體,(2)所用時間比(1)所用時間
             
            (填“長”或“短”);
            實驗結論:4 mol?L?1硫酸與鋅反應比1 mol?L?1硫酸與鋅反應速率
             
            (填“大”或“小”)。
            注意事項:
            ①鋅粒的顆粒(即表面積)大小
             

            ②40 mL的硫酸要迅速加入;
            ③裝置
             
            ,且計時要迅速準確;
            ④氣體收集可以用排水量氣裝置代替。
            實驗討論:除本實驗測定反應速率的方法外,可行的方案還有(任寫一種)
             

            Ⅱ.探究用HNO3與大理石反應過程中質量減小的方法,研究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濃度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細顆粒與粗顆粒兩種規格,實驗溫度為298 K、308 K。
            請完成以下實驗設計表,并在實驗目的一欄中填出對應的實驗編號:
            實驗編號 T(K) 大理石規格 HNO3濃度
            (mol?L?1
            實驗目的
            298 粗顆粒 2.00 (1)實驗①和②探究HNO3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2)實驗①和
             
            探究溫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3)實驗①和
             
            探究大理石規格(粗、細)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粗顆粒
             
             
             
             

            組卷:7引用:2難度:0.6
          • 20.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排放與工業燃燒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對廢氣進行脫硝、脫碳和脫硫處理可實現綠色環保、廢物利用。
            Ⅰ.脫硝:催化劑存在下,H2還原NO2生成水蒸氣和另一種無毒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
             

            Ⅱ.脫碳:一定條件下CO2會和H2反應合成CH3OH。方程式為:CO2(g)+3H2(g)?CH3OH(g)+H2O(g)。現向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2 mol CO2、6 mol H2,在恒溫下發生反應。10 s后反應達到平衡,此時容器內CH3OH的濃度為0.5 mol?L-1,請回答以下問題:
            (1)前10 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H2O)=
             
            ;平衡時CO2的轉化率為
             

            (2)下列敘述能說明原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a.單位時間內消耗n mol CH3OH的同時生成n mol CO2
            b.1 mol CO2生成的同時有3 mol H-H鍵斷裂
            c.CO2和H2的濃度保持不變
            d.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e.CO2和H2的物質的量之比保持不變
            Ⅲ.脫硫:燃煤的煙氣脫硫技術是當前應用最廣、效率最高的脫硫技術。其更多的是利用堿溶液與煙道氣相遇,煙道氣中SO2溶解在水中,形成一種稀酸溶液,然后與Ca(OH)2濁液等發生中和反應。
            (1)已知中和反應為常見的放熱反應,下列有關反應放熱、吸熱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可燃物燃燒一般都需要加熱,所以都是吸熱反應
            b.化學鍵的斷裂要吸收能量
            c.當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時,據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會放熱
            d.已知SO2(g)與O2(g)反應生成SO3(g)為放熱反應,則SO3(g)分解生成SO2(g)與O2(g)的反應為吸熱反應
            (2)請寫出脫硫過程發生的主要化學方程式:
             

            組卷:12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