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新版八年級上冊《5.1.5 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2020年同步練習(xí)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動物中,屬于兩棲動物的是( ?。?/h2>

            組卷:14引用:1難度:0.6
          • 2.下列有關(guān)青蛙的描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458引用:25難度:0.9
          • 3.青蛙的皮膚裸露,沒有鱗片和其它覆蓋物,能分泌大量黏液,這有利于( ?。?/h2>

            組卷:9引用:5難度:0.7
          • 4.對“兩棲動物”的正確理解是(  )
            ①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陸地生活的動物就是兩棲動物;
            ②兩棲動物是從水生開始向陸生生活過渡的一個類群;
            ③兩棲動物的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可以生活在陸地上;
            ④兩棲動物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呼吸,兼用皮膚輔助呼吸。

            組卷:194引用:12難度:0.9
          • 5.兩棲動物不能成為完全適應(yīng)陸地生活的脊椎動物的主要原因是( ?。?/h2>

            組卷:43引用:18難度:0.9
          • 6.青蛙能爬行、跳躍和游泳,關(guān)于青蛙能有多種運動方式,下列說法最正確的是( ?。?/h2>

            組卷:10引用:2難度:0.9
          • 7.下列關(guān)于兩棲類動物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113引用:38難度:0.9

          二、填空題

          • 21.如圖是青蛙的形態(tài)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體色:皮膚的顏色總是與周圍環(huán)境的顏色相似,具有
             
            作用。
            (2)如圖中的[③]
             
            可感知聲波,[①]
             
            是呼吸時氣體的通道,這么發(fā)達的感覺器官是對陸地復(fù)雜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
            (3)青蛙的皮膚裸露且分泌
             
            ,游泳時可
             
            ,皮膚內(nèi)密布毛細血管,可輔助
             
            ,這是對陸地生活的適應(yīng)。
            (4)青蛙的[④]
             
            短小可支撐身體;[⑤]
             
            發(fā)達,趾間有
             
            ,既能跳躍也適于游泳。
            (5)青蛙的幼體用
             
            呼吸,青蛙的成體用
             
            呼吸,
             
            可輔助呼吸。

            組卷:22引用:2難度:0.5
          • 22.填寫表,比較青蛙和蜥蜴的特點.
            特  征 青    蛙 蜥  蜴
            生活環(huán)境
             
             
            皮膚和覆蓋物
             
             
            呼 吸器官
             
             
            體溫
             
             
            生殖發(fā)育
             
             

            組卷:14引用:2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