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東莞市厚街湖景中學七年級(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27 16: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一只草履蟲每小時大約可形成60個食物泡,一天能吞食43000個細菌,這說明( )
A.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B.生物能進行呼吸 C.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 D.除病毒外,生物由細胞構成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2.科學家為了研究東北虎在自然狀態下的行為,在東北虎自然保護區內安裝攝像機,記錄東北虎的各種行為,這種研究方法屬于( )
A.觀察法 B.調查法 C.資料分析法 D.實驗法 組卷:25引用:7難度:0.7 -
3.在一個發育良好的森林中,自下而上的不同高度上分別生長著貼地表的苔蘚、地衣,矮小的草本植物,稍高一些的灌木植物和高大挺拔的喬木植物。影響植物這種分層分布特點的主要生態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溫度 D.空氣 組卷:53引用:6難度:0.6 -
4.在自然環境中,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下去。下列屬于生物對環境適應的是( )
A.草履蟲能凈化污水 B.苔蘚腐蝕巖石形成土壤 C.干旱使農作物減產 D.避役會隨環境改變體色 組卷:291引用:24難度:0.7 -
5.文文同學想要“探究光照對生態瓶中小蝦和水草生長的影響”,她做了兩個生態瓶,其中一個所處的環境和條件如圖所示。那么,下述各項中,作為她探究實驗的第二個生態瓶應該是( )
A. B. C. D. 組卷:105引用:6難度:0.5 -
6.有人為了防止鳥吃草籽,把人工種草的試驗區用網罩了起來。過一段時間發現,草幾乎被蟲吃光了,而未加罩網的天然草原,牧草卻生長良好。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試驗區加罩網的草被吃光的原因是食物鏈被破壞 B.天然草原的草比試驗區的草長勢好是因為光照充足 C.由實例可知自然界中的各種應物是相互制約的 D.這個實例說明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組卷:43引用:3難度:0.5 -
7.如圖為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的部分食物網,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食物網中,貓頭鷹和蛇既是捕食關系又是競爭關系 B.圖中共有5條食物鏈 C.該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能 D.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該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較弱 組卷:7引用:2難度:0.6 -
8.“生物圈2號”是仿照地球生物圈建立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態循環系統,在進行了18個月后,實驗以失敗而告終。下列關于生物圈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生物圈2號”的失敗,使人們認識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性 B.生物圈包含整個地球 C.水圈的生物大多數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內的水層中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組卷:3引用:1難度:0.6 -
9.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在視野中出現了一個污點,初步斷定這個污點可能在目鏡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斷其位置的最簡單操作是( )
A.升降鏡筒 B.轉動目鏡 C.轉換物鏡 D.調節反光鏡 組卷:28引用:5難度:0.5 -
10.小明將一片菠菜葉放在顯微鏡的載物臺上,按照顯微鏡使用方法規范操作后,卻沒有觀察到菠菜的細胞,原因是( )
A.光線不能透過菠菜葉 B.菠菜葉未染色 C.菠菜葉的背面未面向上放置 D.菠菜葉干縮了 組卷:30引用:3難度:0.7 -
11.在生物細胞中,每時每刻都進行著物質的轉變和能量的轉換,其中起著指揮作用的結構是( )
A.葉綠體 B.線粒體 C.細胞質 D.細胞核 組卷:49引用:7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道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
33.魚缸造景是熱帶魚飼養與種植水草的基礎上新興起來的一項藝術,被稱為“玻璃后面的藝術”,每年在世界許多地方還舉行水族箱造景比賽。在造景的過程中,綠色植物貢獻不可小覷,例如金魚藻、莫斯藻、輪藻、山椒藻等水草都是常用到的造景植物,如圖為這四種植物的分類圖,請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1)圖中的四種植物名字中均帶有“藻”,而真正屬于藻類植物的是
(2)詩句“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中的植物與圖中
(3)C山椒藻學名槐葉萍,該植物有
(4)圖中四種植物可利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有組卷:20引用:1難度:0.5 -
34.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寫字母或數字,橫線上寫文字)
(1)油菜植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2)葉肉的細胞壁薄,液泡較大,能夠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屬于
(3)從結構層次上分析,莖中的篩管屬于
(4)觀察油菜種子萌發時,種子內的
(5)要將圖二的甲轉化成乙,應轉動[
(6)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幾個步驟,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切取洋蔥鱗片葉時常有刺激物噴出,這些刺激物來自細胞結構中的組卷:8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