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學年河北省石家莊一中高三(上)第四次周測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題2分)
-
1.如圖表示某植物非綠色器官在不同氧氣濃度下氧氣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釋放量,N點后O2的吸收量大于CO2釋放量,據圖分析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M點是貯藏該器官的最適氧氣濃度,此時無氧呼吸的強度最低 B.該器官呼吸作用過程中不只是氧化分解糖類物質 C.N點時,該器官氧氣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釋放量相等,說明其只進行有氧呼吸 D.O點時,該器官產生二氧化碳的場所是細胞中的線粒體基質 組卷:31引用:4難度:0.7 -
2.圖甲為依據某植物夏季一晝夜中CO2的釋放量和吸收量所繪制的曲線圖,圖乙為氫隨化合物在生物體內的轉移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bc段和de段光合作用速率都下降,此時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 B.圖乙中[H]經①→②轉移到葡萄糖中,首先[H]與A結合,該轉變過程屬于光反應 C.圖甲中C點出現的原因是光照強度減弱造成的 D.圖乙中[H]經②→①轉移到水中,其過程需氧氣參與 組卷:36引用:14難度:0.9 -
3.農科所技術員研究溫度對某蔬菜新品種產量的影響,將實驗結果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曲線.據此提出的結論合理的是( )
A.光合作用酶的最適溫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適溫度 B.陰影部分表示5~35℃時蔬菜的凈光合速率大于零 C.光照越強,該蔬菜新品種的產量越高 D.溫室栽培該蔬菜時溫度最好控制在25~35℃ 組卷:257引用:15難度:0.5 -
4.某研究小組利用檢測氣壓變化的密閉裝置來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實驗設計如下.關閉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變化反映瓶中氣體體積變化.實驗開始時將右管液面高度調至參考點,實驗中定時記錄右管液面高度相對于參考點的變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積變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組右管液面變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時氧氣的消耗量 B.乙組右管液面變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時CO2的釋放量和O2消耗量之間的差值 C.甲組右管液面升高,乙組不變,說明微生物只進行有氧呼吸 D.甲組右管液面不變,乙組下降,說明微生物進行乳酸發酵 組卷:255引用:54難度:0.7 -
5.如圖為植物某葉肉細胞中兩種膜結構以及發生的生化反應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1、2中的兩種生物膜依次存在于線粒體和葉綠體中 B.圖1中的A是NADPH,圖2中的B只來自丙酮酸 C.兩種生物膜除了產生上述物質外,還均可產生ATP D.影響圖1、2中的兩種膜上生化反應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別是溫度和光 組卷:30引用:44難度:0.7 -
6.如圖表示有氧呼吸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④表示的是ATP B.②⑥代表的物質名稱是水 C.產生①②的場所是線粒體 D.所有原核生物都能完成圖示全過程 組卷:91引用:11難度:0.7 -
7.如圖表示夏季晴天,某植物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一晝夜CO2的濃度變化,假設一晝夜5時日出,19時日落,假定玻璃罩內植物的生理狀態與自然環境中相同.用CO2測定儀測得了一天內該玻璃罩內CO2濃度變化情況,繪制成如圖的曲線,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BC段較AB段CO2增加減慢,是因為低溫使植物呼吸作用減弱 B.CO2下降從D點開始,說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是從D點開始的 C.FG段CO2下降不明顯,是因為光照減弱,光合作用減弱 D.H點CO2濃度最低,說明此時植物對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強 組卷:156引用:40難度:0.5 -
8.如圖表示生物細胞內[H]的轉移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①過程可以發生在葉綠體基粒上,且伴隨著ADP的產生 B.②過程一定發生在葉綠體基質中,且必須在光下才能進行 C.真核細胞的③過程發生在線粒體內膜上,且必須有氧氣參與 D.真核細胞的④過程發生在線粒體基質中,且必須有水參與反應 組卷:84引用:14難度:0.9 -
9.在一定濃度的CO2和適宜溫度條件下,測定不同光照強度下放有某雙子葉植物葉片的密閉裝置中CO2的變化量,結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數據,不正確的推論是( )
光照強度/klx 1.0 3.0 5.0 7.0 8.0 10.0 CO2變化量
[mg/(100cm2?h)]+2.0 -3.0 -6.0 -10.0 -12.0 -12.0 A.光照強度為1klx時,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釋放的CO2 B.光照強度為2klx時,該植物凈光合作用速率應為0 C.光照強度由5klx增強為7klx時,葉肉細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 D.光照強度為9klx時,葉綠體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內因之一 組卷:121引用:26難度:0.9 -
10.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若干組,室溫25℃下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對實驗過程中裝置條件及結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若X溶液為CO2緩沖液并給予光照,液滴移動距離可表示凈光合作用強度大小 B.若要測真光合強度,需另加設一裝置遮光處理,X溶液為NaOH溶液 C.若X溶液為清水并給予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細胞呼吸時,液滴右移 D.若X溶液為清水并遮光處理,消耗的底物為脂肪時,液滴左移 組卷:88引用:34難度:0.7 -
11.一位科學家做了如下實驗:將水綿(絲狀綠藻)放在暗處,一束白光通過棱鏡再投射到水綿的葉綠體上,這時好氧性細菌將明顯聚集在( )
A.紅光的投影區域內 B.紅光和綠光的投影區域內 C.紅光和藍紫光的投影區域內 D.黃光和橙光的投影區域內 組卷:72引用:3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40分)
-
34.某科研小組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化情況,設計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構成的小室(如圖A所示).
(1)將該裝置放在自然環境下,測定夏季一晝夜小室內植物氧氣釋放速率的變化,得到如圖B所示曲線,那么影響小室內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變化的主要環境因素是
(2)若0時開始實驗,初始液滴位置為0,之后觀察到A裝置中液滴的位置如圖所示,那么產生此結果的原因是
(3)如果要測定該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該如何設置對照實驗?對照實驗:組卷:104引用:8難度:0.5 -
35.如圖是某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簡圖,據圖回答:
(1)該圖是
(2)圖示作為一個細胞周期還缺少處于
(3)圖示的細胞分裂結束后,子細胞內含
(4)DNA與染色體和染色單體三者之比為2:1:2的圖示是組卷:3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