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海南省海口十四中七年級(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70分,每題2分)

          • 1.下列哺乳動物中,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可能是(  )

            組卷:117引用:45難度:0.5
          • 2.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主要分布在(  )

            組卷:136引用:22難度:0.9
          • 3.19世紀著名進化論的建立者(  )提出了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類古猿。

            組卷:12引用:3難度:0.9
          • 4.人猿分界的最重要標志是(  )

            組卷:51引用:3難度:0.7
          • 5.從森林古猿到人的進化過程,按時間先后,下列各階段的正確排序是(  )
            ①從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
            ②從樹棲生活到地面生活
            ③在群體生活中產生語言
            ④會制造和使用工具。

            組卷:335引用:36難度:0.9
          • 6.在東非大裂谷地區,導致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  )

            組卷:401引用:47難度:0.7
          • 7.男性和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別是(  )

            組卷:122引用:20難度:0.9
          • 8.受精卵開始進行細胞分裂的場所是(  )

            組卷:63引用:84難度:0.7
          • 9.“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胎兒在母體內發育的場所是(  )

            組卷:4引用:2難度:0.9
          • 10.關于胎兒從母體中獲得營養物質和氧的途徑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19引用:12難度:0.7
          • 11.某夫婦中學階段沒有學好生物學,懷孕了卻不知道孕期時間,在醫院例行檢查時發現胚胎剛具人形,請你幫其判斷已懷孕的大約時間是(  )

            組卷:339引用:32難度:0.9
          • 12.男性兩側輸精管結扎后,生理表現為(  )

            組卷:535引用:49難度:0.7
          • 13.下列有關青春期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19引用:6難度:0.8

          二、非選擇題。(共30分)

          • 38.圖一為人體消化系統部分器官形態結構示意圖,圖二為淀粉、蛋白質、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線圖,圖三為平衡膳食寶塔,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位于“平衡膳食寶塔”最底層的谷類主要成分是淀粉,在消化系統的
             
            (器官)開始消化。最終在圖一的[
             
            ]
             
            中被分解成葡萄糖。其消化過程可用圖二中的曲線
             
            表示。
            (2)青少年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蛋白質,蛋白質最終被分解為
             
            。圖二中,代表蛋白質的曲線是
             
            ,代表小腸的一段是
             
            (填字母)。
            (3)小腸中除
             
            分泌的腸液外,還有能將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
             
            和胰液等多種消化液。

            組卷:5引用:1難度:0.4
          • 39.食物的消化從口腔開始。食物入口,首先要經過牙齒切斷、撕裂、磨碎,同時舌把食物與唾液攪拌混合,形成食團而容易下咽。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為了探究“口腔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表所示的實驗方案。請分析回答:
            組別 1 2 3 4 5
            饅頭碎屑或饅頭塊 適量饅頭碎屑 適量饅頭碎屑 適量
            饅頭塊
            適量饅頭碎屑
            唾液
            或清水
            2mL
            唾液
            2mL
            清水
            2mL
            唾液
            2mL
            唾液
            溫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2滴,搖勻
            (1)若將1號和2號試管進行對照,這兩組實驗的變量是
             
            。根據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測,1號和2號試管中加入碘液后,呈現藍色的是
             
            號試管。碘液的作用是檢驗是否存在
             

            (2)要探究牙齒的磨碎作用對淀粉分解是否有影響,應該選用
             
            號和
             
            號試管進行對照實驗。
            (3)若要利用1號、4號和5號試管進行對照實驗,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影響,請對上表實驗方案中的①②兩處進行補充完善:①
             
            ;②
             

            組卷:26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