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浙江省嘉興市海鹽實驗片聯(lián)考五年級(上)期中科學試卷

          發(fā)布:2024/10/24 11:0:1

          一、填空題(10)

          • 1.光遇到鏡面會改變傳播方向,發(fā)生
             
            現(xiàn)象。反射光也是
             
            傳播的。

            組卷:33引用:2難度:0.4
          • 2.把筷子傾斜放入水中,發(fā)現(xiàn)筷子在水面出現(xiàn)“彎折”,這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正是因為這種現(xiàn)象,使得我們在岸上看水中的魚時,看到的魚比實際的位置
             
            (填“深”或“淺”)

            組卷:18引用:1難度:0.4
          • 3.光傳播的速度達到
             
            千米/秒,科學家利用光的
             
            原理,并根據(jù)光速測出了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組卷:20引用:3難度:0.4
          • 4.風和水的力量可以改變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如風的
             
            作用形成了戈壁,河水的
             
            作用使黃河的入海口形成沙洲。

            組卷:2引用:8難度:0.7
          • 5.我國幅員遼闊,有各種各樣的地形,比如低而寬廣的
             
            和四周高中間低的
             

            組卷:77引用:5難度:0.3

          二、選擇題(42)

          • 6.我國堅持在西北荒漠、戈壁植樹造林,種草護綠,主要目的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7.下列關(guān)于地形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8
          • 8.小明利用土壤做了模擬河流對土地的侵蝕實驗。如圖,在水槽的一端用土堆一個斜坡,在中間挖一條寬、深都約 為1厘米的“河道”,用裝滿水的塑料瓶沿“河道”上端慢慢倒入“河道”,水向下流,形成河流。

            (1)河道被水侵蝕后,形成的現(xiàn)象最可能的是
             


            A.a區(qū)域明顯變深,c區(qū)域無顆粒沉積
            B.b區(qū)域明顯變深,c區(qū)域有顆粒沉積
            C.a區(qū)域明顯變深,c區(qū)域有顆粒沉積
            (2)在c區(qū)域通常會形成平原地形,c區(qū)域沉積的成分最不可能的
             

            A.細沙
            B.土壤
            C.鵝卵石

            組卷:0引用:1難度:0.6
          • 9.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關(guān)于它的成因,最可能的解釋是(  )

             
            組卷:66引用:1難度:0.4
          • 10.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形成化石的是(  )

            組卷:18引用:1難度:0.8

          四、實驗與探究

          • 31.在做火山噴發(fā)模擬實驗時,我們將罐頭盒內(nèi)的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狀,并將番茄醬倒入“小山”內(nèi),然后用一層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最后將罐頭盒放在鐵架臺上用酒精燈加熱。
            (1)在實驗中,小山內(nèi)的“番茄醬”模擬的是“
             
            ”,而“土豆泥”模擬的是“
             
            ”。
            (2)實驗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從“小山”的頂部噴涌出大量的“
             
            ”。
            (3)做這個實驗時,我們要用酒精燈的
             
            焰來加熱。
            (4)下列有關(guān)實驗的操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實驗時,我們要戴好護目鏡
            B.實驗用的番茄醬最好要適當稀釋
            C.“山頂”的土豆泥要跟其他部位一樣厚
            (5)火山噴發(fā)能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發(fā)生變化,落在火山周圍的
             
            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莊稼生長得更好;火山灰和
             
            還是筑路的好材料。
            (6)地殼越到深處溫度越高,壓力越大。高溫高壓的巖漿在遇到地殼的
             
            地帶時,就會噴出地表,這就是形成火山的原因。

            組卷:22引用:1難度:0.4
          • 32.小明想研究雨水如何侵蝕土地,他開展了一系列實驗:
            (1)研究降雨量的大小是否可以減輕土地被侵蝕的程度。他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請用打√的方式幫他選擇實驗材料。
            條件 實驗組 對照組
            土坡 30°坡□60°坡□ 30°坡□60°坡□
            植被 有植被□無植被□ 有植被□無植被□
            降雨 200ml□400ml□ 200ml□400ml□
            ?(2)小明又制作了四個實驗模型,如下表
            條件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
            土地坡度 60°坡 30°坡 60°坡 60°坡
            植被情況 有植被 無植被 有植被 無植被
            降雨 雨量50mL 雨量500mL 雨量500mL 雨量500mL
            小明給三個模型都降了500mL的雨。土地侵蝕最嚴重的是模型
             
            。如果選擇模型1和模型3測試結(jié)果進行對比,可以得出
             
            的結(jié)論。
            A.植被覆蓋能減少土地侵蝕
            B.土地侵蝕程度與降水量的多少有關(guān)系
            C.坡度越大土地越容易被侵蝕
            模型2和模型4測試結(jié)果進行對比,可以得出
             
            的結(jié)論。
            A.植被覆蓋能減少土地侵蝕
            B.土地侵蝕程度與降水量的多少有關(guān)系
            C.坡度越大土地越容易被侵蝕
            (3)選擇模型
             
            和模型
             
            可以得到有無植物覆蓋可以影響土地被侵蝕的程度。同樣的研究內(nèi)容,假如選擇模型2和模型3進行研究,我們可以把模型2的
             
            條件,改成
             

            (4)從實驗中發(fā)現(xiàn),土地坡度
             
            ,降雨量
             
             
            植物覆蓋的情況土地最不容易被雨水侵蝕。

            組卷:3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