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科學試卷

          發布:2024/11/28 15: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1-10每小題4分,11-15每小題4分共55分。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 1.如圖是某同學測量幾種食品的pH后繪制的圖象,其中偏堿性的是(  )

            組卷:9引用:4難度:0.5
          • 2.下列實驗操作需要糾正的是(  )

            組卷:32引用:8難度:0.5
          • 3.關于化學方程式4P+5O2
            點燃
            2P2O5,四位同學表達了以下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4.下列有關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組卷:24引用:4難度:0.5
          • 5.下列收集裝置,可以用來收集氧氣的是(  )

            組卷:134引用:4難度:0.5
          • 6.化學方程式:2N2H4+X=3N2+4H2O是發射通訊衛星的火箭發生的化學反應.X的化學式是(  )

            組卷:4引用:5難度:0.5
          • 7.如圖是氧氣的制取和性質的相關知識網絡(反應條件部分省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3難度:0.5
          • 8.在利用一定質量的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實驗過程中,相關量的變化與時間的對應關系如圖所示,則縱坐標可能表示(  )

            組卷:5引用:5難度:0.5
          • 9.對化學方程式“2H2+O2
            點燃
            2H2O”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99引用:2難度:0.5
          • 10.為實現二氧化碳的綠色利用,科學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轉化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引用:3難度:0.5

          四、解答題(共6小題,第26、31每題4分,其余每題6分,共32分)

          • 30.實驗室有一變質的氫氧化鈉樣品(樣品中只含碳酸鈉雜質,且成分均勻),為測量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小明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取質量、大小相同的3個燒杯,分別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稀鹽酸100克;②向上述3個燒杯中分別加入3份質量不同的樣品;③充分反應后,再用電子天平稱量燒杯及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假設產生的氣體完全逸出)。實驗數據如下: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
            反應前稀鹽酸+燒杯質量(克) 150 150 150
            反應前固體樣品質量(克) 4 8 12
            反應后燒杯內物質+燒杯質量(克) m 155.8 158.7
            已知實驗中發生的化學反應:NaOH+HCl=NaCl+H2 O,Na2 CO3+2HCl=2NaCl+H2 O+CO2↑。
            (1)分析表中數據,寫出判斷實驗二中的樣品已完全反應的理由:
             

            (2)表中的m值為
             

            (3)根據實驗二中的數據計算樣品中Na2 CO3 的質量分數。

            組卷:20引用:3難度:0.5
          • 31.“侯氏制堿法”制得的純堿中含有少量氯化鈉。取NaCl和Na2CO3的固體混合物25克溶于適量的蒸餾水中,滴入稀鹽酸至恰好完全反應,得到10%的NaCl溶液272克。
            (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
            求:(1)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2)原固體混合物中NaCl的質量分數。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