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金雞湖學校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12/15 12:30:2
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
-
1.下列估測值最接近實際的是( )
A.一只雞蛋質量約為50g B.教室內空氣密度約為1.29×103kg/m3 C.一個水分子的直徑約為1mm D.一個中學生在游泳時受到的浮力約為50N 組卷:93引用:1難度:0.8 -
2.關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
A.春天柳絮紛飛,說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無規則運動 B.酒精和水混合后體積減小,是因為分子間有吸引力 C.根據銀河系的直徑大約為8萬光年,可知光年是時間單位 D.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它是有起源的、膨脹的和演化的 組卷:73引用:1難度:0.7 -
3.下列體育運動項目中,有一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不同,它是( )
A. 足球運動員把足球頂回去
B. 撐桿跳運動員把桿壓彎
C. 鉛球運動員把鉛球投擲出去
D. 拉滿的弓把箭射出去
組卷:163引用:8難度:0.8 -
4.通過實驗得到a、b、c三種物質的m-V圖象如圖所示,通過分析可知( )
A.質量相同的a和b,b的體積小 B.體積相同的b和c,c的質量大 C.三種物質的密度關系是ρa>ρb>ρc D.三種物質的質量增大時,各自密度也隨之增大 組卷:167引用:4難度:0.7 -
5.A、B兩個由同種材料制成的金屬球,它們的質量分別為60g、400g,體積分別為12cm3、50cm3。兩個球中有一個是空心的,有關A、B兩個金屬球的判斷正確的是( )
A.A球質量小,一定是實心的 B.B球體積大,一定是空心的 C.該金屬材料的密度為5g/cm3 D.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為4.5cm3 組卷:960引用:9難度:0.5 -
6.如圖,兩只氣球自由懸掛在空中,下列做法能使兩個氣球間距離明顯變小的是( )
A.用吸管對準B點沿垂直于紙面方向吹氣 B.用吸管對準C點沿垂直于紙面方向吹氣 C.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從A點靠近氣球 D.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從C點靠近氣球 組卷:314引用:1難度:0.8 -
7.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現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我們的書包帶扁而寬,是為了減小壓強 B.運動鞋的鞋底有凹凸花紋是為了減小對地面的摩擦 C.汽車司機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 D.用吸管能吸入飲料的原因是因為有大氣壓的作用 組卷:306引用:8難度:0.8 -
8.如圖所示,a、b兩個彈簧測力計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相互鉤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別拉a、b的秤環,F1=F2=4N,兩彈簧測力計靜止。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a和b示數無法確定 B.a和b示數均為0N C.a和b示數均為8N D.a和b示數均為4N 組卷:258引用:2難度:0.8 -
9.小明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F將物塊沿粗糙斜面勻速拉到頂端,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受到的重力與斜面對物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拉力F與斜面對物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C.如果僅增大拉力F,斜面對物塊的摩擦力不變 D.斜面對物塊的摩擦力大于物塊對斜面的摩擦力 組卷:549引用:1難度:0.5 -
10.如圖所示,密閉的容器中裝有一定量的水,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p1,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p1';若把該容器倒放在該桌面上,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p2,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p2',則( )
A.p1<p2,p1'<p2' B.p1<p2,p1'>p2' C.p1>p2,p1'<p2' D.p1>p2,p1'>p2' 組卷:287引用:1難度:0.7 -
11.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估測大氣壓的值,彈簧測力計、2mL注射器、刻度尺、鉤碼等。他進行了如下實驗;先拔去橡皮帽,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當鉤碼加至2N時,針筒恰由靜止開始向右移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6N;然后將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密封小孔,增加鉤碼的重,當彈簧測力計示數為6.5N時,針筒開始向右移動,用刻度尺量出針筒全部刻度的總長度為4.00cm。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活塞與針筒間的摩擦力為2N
②活塞與針筒間的摩擦力為1.6N
③大氣壓的數值為9.8×104Pa
④大氣壓的數值為1.3×105Pa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組卷:528引用:2難度:0.6
三、解答題(本題共9小題,共44分.其中第26題、第27題需要寫出必要的解答過程)
-
32.小吳同學對“阿基米德原理”進行了實驗驗證:
(1)他首先對彈簧測力計沿豎直方向進行 ;
(2)然后依次進行圖①②的實驗,其中圖②中測力計示數為 N,然后他將物塊逐漸浸入水中至一定深度處,測力計示數先減小后保持不變,靜止時如圖③所示,對此正確的解釋是:浸在水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隨著 增大而增大。接下來又進行了圖④的實驗,由圖①②③④中數據可知:物塊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 (大于/等于/小于)排開水的重力大小,初步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成立;
(3)只將水換成鹽水重復如圖③④所示的實驗,第③④次測力計的示數分別變為0.6N、1.4N,由此發現在鹽水中阿基米德原理依然成立。他還發現:在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相同時,越大,物體所受的浮力越大;物體在鹽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N;他所用鹽水的密度為 g/cm3;
(4)為了進一步驗證結論是否具有普遍性,小吳同學用同一物塊和圖①中小桶,進行了如圖⑤⑥所示的實驗,若圖⑥中小桶和桶中水的總重力等于 N,表明:物體漂浮時阿基米德原理依然成立。組卷:470引用:4難度:0.6 -
33.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天問一號”登陸火星的最后9分鐘
2021年5月15日清晨4時許,我國“天問一號”著陸器(如圖1甲)進入火星大氣層,經過約9分鐘的減速、懸停和緩沖,成功著落于火星表面,邁出了我國星際探測征程的重要一步。
著陸器剛進入大氣層時,會迅速調整自己的姿勢,使自身的運動方向、質心和壓心處于一條直線上,以保持相對穩定的姿態下降,此時運動方向與軸線方向并不在同一直線上。下降一段時間后,當著陸器速度減小90%左右時,著陸器伸出“小翅膀”,通過向下壓火星大氣產生的反作用力,將其運動方向與軸線方向的夾角調整到0°,為安全打開降落傘擺正姿勢。如圖1乙所示,降落傘打開后減速到一定程度,先拋棄隔熱大底,后拋棄背罩,讓火星車和著陸平臺(如圖1丙)露出真容。隨后,著陸平臺打開發動機,通過向下噴燃氣實現進一步減速,在距離火星地面100m高度處速度減為零,進入懸停狀態。此時著陸平臺開啟雷達和光學相機等進行探測,尋找著陸點,在找準著陸點后繼續下降,其速度先增大后減小,在經過高度20m后,維持恒定速度下降,平穩著陸。
(1)著陸器伸出“小翅膀”后,受到向上推力的施力物體是 。
(2)從懸停到成功降落火星地面前,火星車的動能變化情況是 。
A.增大→不變→減小
B.增大→減小→不變
C.不變→增大→減小
D.減小→增大→不變
(3)請在圖1丙中畫出火星車和著陸器平臺處于懸停狀態時,受到的“重力”G和氣體對它的升力F升的示意圖。
(4)如圖2四幅圖中,能反映著陸器剛進入大氣層時維持相對穩定姿態下降的是 。
(5)已知降落傘下降過程所受氣體阻力大小與速度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數在火星和地球上分別為k1和k2。降落傘達到最小速度時,其所受的氣體阻力與著陸器重力大小相等。若同一個降落傘在火星表面和地球表面下降能達到的最小速度分別為v1和v2,同一物體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與地球上的重力之比為2:5,則k1:k2為 。
A.2v25v1
B.5v22v1
C.2v15v2
D.5v12v2組卷:885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