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七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0/15 8:0:4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世界著名數學家丘成桐27歲便攻破了世界級數學難題——卡拉比猜想。丘成桐說:“善于提出問題的思維方式是我在研究事業上取得成功的關鍵,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中學時代帶給我的禮物。”這表明(  )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2.竹子在最初的三四年里,僅僅長了幾厘米。一旦破土而出,便以每天近乎30厘米的速度瘋狂地生長,六周時間就能長到十幾米。竹子的生長過程啟示我們(  )
            ①人生目標的實現不在于前期準備,而在于后期沖刺
            ②做事情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和毅力
            ③珍惜對我們一生有著重要影響的中學時代
            ④從點滴做起,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組卷:16引用:3難度:0.7
          • 3.“禾下乘涼追夢去,稻香四海惠蒼生”是袁隆平院士一生的夢想。追夢路上,他常說:“成功=知識+汗水+靈感+機遇”“知識是基礎,研究需要付出汗水,靈感是思想的火花,還要搶抓機遇”。袁隆平院士的言行,啟示我們要(  )
            ①學會學習,掌握科學知識
            ②靜待花開,努力提升素養
            ③少年有夢,樹立遠大理想
            ④艱苦奮斗,實干創造輝煌

            組卷:308引用:52難度:0.7
          • 4.七旬奶奶徐秀珍在景區賣水時自學多國語言,現能流利地運用多國語言和外國游客交流。從一個小學沒畢業的農村婦女,到如今的語言達人,徐奶奶的經歷讓我們體會到(  )
            ①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不用著急
            ②學外語是初中階段的主要任務
            ③學習沒有終點,要不斷地學習
            ④學習需要自覺、主動的態度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5.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關于終身學習理念,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組卷:108引用:5難度:0.5
          • 6.歷史課,老師講的歷史故事引得我們哈哈大笑;生物課,我們觀察動植物細胞,探知生命的形態;美術課,我們學寫生,描繪春景,感悟自然的美好……豐富多彩的課堂,是我們求知的樂園、施展才華的場所。這表明(  )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7.朱熹總結出六則讀書方法,后人謂之“朱子讀書六法”,其中有
            循序漸進:讀書要講究次序,由淺入深、由易入難。
            熟讀精思:讀過的內容,不能浮于表面,要反復琢磨,直至理解。
            切己體察:讀書不能一味地在紙上尋求義理,需要聯系自身來推尋探究。
            這對我們學習的啟示是(  )
            ①學習要掌握有效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②勤學善思,有利于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③學習要獨立思考,少與同伴交流
            ④要培養濃厚學習興趣,加大學習壓力

            組卷:43引用:7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 22.未成年人的互聯網運用是關系網絡強國和未成年人成長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材料一:9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聯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了《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23)》。本書研究發現,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未成年人用網的風險意識普遍不足,網絡素養教育滯后于未成年人用網的現實需求;部分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問題持續,影響其身心健康和正確價值觀形成;家長和教師對未成年人上網的態度趨向開放,但保護和引導工作尚需更多配合。
            (1)針對材料一反映的問題,請從未成年人自身、家長、教師中任選兩個角度提出建議。
            材料二:小杰的學習成績很好,動手能力也很強,但性格內向,不敢在陌生人面前發表自己的意見和主張。這時爸爸給他出了一個主意,鼓勵他利用網絡技術,在一個虛擬的社區里鍛煉自己的人際溝通能力。網上的交往帶動了線下的交流,漸漸地,他變得開朗、大方。同時,煩惱也隨之而來,小杰時不時的會收到一些騷擾信息,有網友還向他發出了見面邀請;這些經歷,讓小杰對網上交友產生了新的思考。
            (2)結合材料二,聯系所學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分析青少年應如何正確網上交友。

            組卷:16引用:1難度:0.5
          • 23.跨進中學,我們進入了新的人生階段,我們走在認識自己、發展自己的路上。
            材料一:“我是怎樣一個人?”七年級學生寧寧帶著這個疑問征求了幾位同學對自己的評價,結果見下表:
            同學 對寧寧的評價 原因
            紅紅 善良 乘坐地鐵時,寧寧總是主動給老人讓座。
            瓊瓊 大度 與同學發生矛盾時,她比較容易原諒對方。
            麗麗 多才多藝 她唱歌好聽,曾多次登上學校表演舞臺。
            小蓮 不夠細心 在學習中,她寫作業總是很快,但是容易出錯。
            (1)為什么寧寧要探尋認識自己,請運用所學道德與法治知識加以說明。
            材料二:寧寧對自己也有一些認識,她對自己的評價如下:我性格比較外向、人緣很好,熱愛唱歌,學習方法還需改進。我有時很在意同學的評價,所以覺得有些累,我希望自己能夠更加有主見。
            (2)結合兩則材料,運用“做更好的自己”的相關知識,談談寧寧應如何實現自身的成長。

            組卷:15引用:2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