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八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哪項屬于扁形動物的特征( ?。?/h2>

            組卷:14引用:11難度:0.9
          • 2.下列哪項不是蛔蟲的主要特征( ?。?/h2>

            組卷:15引用:9難度:0.9
          • 3.下列關于腔腸動物、扁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16難度:0.9
          • 4.兔子、蝗蟲、蚯蚓三種動物各自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它們進行呼吸的器官分別是( ?。?/h2>

            組卷:4引用:3難度:0.8
          • 5.介殼蟲屬于節肢動物昆蟲,它是鳳梨、柿樹等多種植物的主要害蟲。下圖為介殼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80引用:10難度:0.4
          • 6.爬行動物是真正適應陸地環境的脊椎動物,比兩棲動物更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因是( ?。?br />①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幼體用鰓呼吸
            ④皮膚裸露
            ⑤生殖和發育離開了水

            組卷:979難度:0.5
          • 7.在完成屈肘動作時,相關肌肉收縮與舒張的情況是(  )

            組卷:127引用:4難度:0.6
          • 8.張強在籃球比賽中不慎摔倒,發生骨折。骨愈合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h2>

            組卷:148難度:0.6
          • 9.下列動物行為中,不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 ?。?/h2>

            組卷:5引用:1難度:0.5

          二、非選擇題

          • 27.小江發現媽媽做饅頭、面包時用的菌種是酵母菌,而制作米酒時用的卻是根霉。為什么做米酒不用酵母菌呢?陳老師了解到小江的疑惑后,組織同學們分成若干小組,均進行了如下表所示的探究(甲、乙兩組所用器具均相同且清潔),請按照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分析并回答問題。
            組別
            菌種 酵母菌(2克) 根霉(2克)
            原料 糯米(500克) 糯米(500克)
            過程 糯米浸泡24小時→蒸熟→淋涼開水,晾至室溫→加入相應菌種并攪拌均勻→裝進相應容器并加蓋→置于30℃環境中→2天后,由至少3人同時觀察、品嘗
            結果 結果酒味很淡,甜味不明顯 酒味濃郁,甜味明顯
            (1)該探究實驗的變量是
             
            。為控制單一變量,兩組的菌種用量要
             
            。
            (2)觀察、品嘗至少需由3人同時進行,這是為了
             
            。
            (3)甲、乙兩組實驗中,用涼開水沖淋糯米飯使米飯冷卻到30℃的目的是
             
            ;如果觀察到甲組實驗釀好的米酒表面有氣泡出現,這是發酵過程中產生的
             
            氣體造成的。
            (4)加入相應菌種并攪拌相當于培養細菌、真菌中的
             
            過程。
            (5)根據實驗結果,小江終于明白,如果只用單一菌種制作米酒,那么最好選擇
             

            (6)小江想觀察一下酵母菌,于是在實驗后,從甲組容器內取少許液體,制成臨時玻片標本,放在顯微鏡下觀察。開始他怎么也看不到酵母菌,在陳老師的指導下才看到。你推測開始小江操作顯微鏡的不當之處可能是
             
            (任答一點)。正確操作顯微鏡,小江觀察到酵母菌細胞中能被碘液染色的是
             
            (填細胞結構名稱)和淀粉粒,有的細胞上長出大小不一的突起,這是酵母菌在進行
             
            生殖。

            組卷:8引用:4難度:0.6
          • 28.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的法國科學家設計了著名的“鵝頸瓶實驗”。

            (1)打斷“鵝頸”后,瓶內的肉湯腐敗的原因是
             
            。
            (2)如圖所示的過程也可以看作一組對照實驗,所控制的變量是
             
            (填寫字母)。
            A.瓶子的大小
            B.細菌的有無
            C.肉湯的多少
            (3)“鵝頸瓶”實驗證實了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
             
            。由此,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是
             
            (填寫字母)。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脫水法
            (4)
             
            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

            組卷:2引用:4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