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級上冊《第13章 內能》2018年單元測試卷(19)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冰在熔化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內能不變,比熱容不變 B.吸收熱量,內能增大,溫度不變 C.比熱容、內能、溫度都不變 D.比熱容變大、內能增加,溫度升高 組卷:1353引用:261難度:0.9 -
2.才下舌尖,又上心頭的《舌尖上的中國2》讓海內外觀眾領略了中華飲食之美。如圖所示,通過煎、蒸、炒、拌烹調的四種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識,認識錯誤的是( )
A.煎:烙煎餅的鏊(ào)子一般用鐵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鐵的比熱容大 B.蒸:蟹黃和燒麥是通過熱傳遞和高溫水蒸氣液化放熱蒸熟的 C.炒:藜蒿和臘肉主要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了內能 D.拌:香椿和豆腐相拌后的入味是分子無規則熱運動的結果 組卷:347引用:7難度:0.9 -
3.在生產和生活中,常用液體做“散熱劑”和“冷卻劑”正確的選擇是( )
A.散熱劑用比熱較大的液體,冷卻劑用比熱較小的液體 B.散熱劑用比熱較小的液體,冷卻劑用比熱較大的液體 C.兩種都用比熱較大的液體 D.兩種都用比熱較小的液體 組卷:516引用:6難度:0.7 -
4.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則質量為2kg的水,溫度由25℃降低到20℃放出的熱量是( )
A.4.2×104J B.2.1×105J C.1.68×105J D.3.78×105J 組卷:532引用:73難度:0.9 -
5.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溫度為0℃的物體沒有內能 B.物體溫度越高含有熱量越多 C.1kg0℃的水和1kg0℃的冰內能相同 D.在相同狀態下,同一物體溫度降低,其內能減少 組卷:124引用:7難度:0.9 -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沒有吸熱過程和放熱過程,說熱量是毫無意義的 B.物質的比熱容與物體吸收的熱量、物體的質量及物體溫度的變化有關 C.兩個物體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也一定相同 D.熱總是從含有熱量多的物體傳遞給熱量少的物體 組卷:247引用:36難度:0.9 -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擴散現象說明分子之間存在斥力 B.汽油機的做功沖程是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C.倒開水時看到的“白氣”是汽化現象 D.熱量總是由內能大的物體傳遞給內能小的物體 組卷:10引用:3難度:0.9 -
8.做功和熱傳遞都能改變物體的內能,下列實例中,屬于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鋸木板時鋸條發燙 B.用火燒水時水溫升高 C.雙手因摩擦而發熱 D.古人鉆木取火 組卷:41引用:5難度:0.7 -
9.水的比熱容較大,人們往往利用它的這一特性為生活、生產服務,下列事例中與它的這一特性無關的是( )
A.讓流動的熱水流過散熱器取暖 B.汽車發動機用循環水冷卻 C.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凍壞秧苗 D.在較大的河流上建水電站,用水發電 組卷:336引用:37難度:0.9 -
10.下列關于熱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火箭使用液態氫作燃料,是因為液態氫含有的熱量多 B.0℃的水變成0℃的冰,溫度不變,內能不變 C.在汽油機的壓縮沖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D.冬天用熱水袋暖手是用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內能的 組卷:47引用:1難度:0.8 -
11.哈勃望遠鏡使我們感受到宇宙的浩瀚,電子顯微鏡使我們認識到微觀世界的深邃。關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天體之間和分子之間都存在著相互作用力 B.用光年表示宇宙時間,用納米量度分子大小 C.人類對宇宙和微觀世界的探索將不斷深入 D.電子繞原子核運動與地球繞太陽運動相似 組卷:89引用:4難度:0.8
四、實驗探究題
-
32.小明在探究“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中應取質量(填“相等”或“不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分別倒入相同的燒杯中,用相同規格的電加熱器加熱。
(2)小明設計的記錄數據的表格如下,分析表格可知:他是用加熱相同比較的方法來判斷物質吸熱能力強弱的。加熱時間/min 0 1 2 3 4 甲的溫度/℃ 乙的溫度/℃ 組卷:70引用:3難度:0.3 -
33.某班同學利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
(1)在圖甲中除了所給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天平和。加熱過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是通過來判斷的。
(2)實驗中第1、2兩個小組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組別 液體 質量/g 初溫/℃ 末溫/℃ 加熱時間/min 1 水 200 25 40 13.5 煤油 200 25 40 6.5 2 水 200 25 40 12 煤油 200 25 40 5.5
(3)圖乙是第1組同學繪制的“吸收熱量一時間”和“溫度一時間”圖象,能正確描述該實驗真實情況的圖象是(選填序號)。
(4)使質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溫度,加熱時間應該相同,但1、2兩組的同學在交流實驗數據時發現:第1小組的加熱時間明顯偏長,其原因可能是。
(5)這兩組同學對圖甲的裝置進行了改進,將分別裝有水和煤油的試管放在同一個燒杯中用水加熱,如圖丙所示,而不是用兩個酒精燈分別加熱,這樣做的好處是。組卷:1118引用:29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