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南省南陽二十一中七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
1.“風云四號”衛星是運行于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靜止衛星,該衛星運行方向、周期與地球自轉相同。下圖為其拍攝的地球影像。據此完成5~6題。
地球的形狀是( )A.天圓地方 B.圓的 C.橢圓形 D.球體 組卷:7引用:0難度:0.80 -
2.“風云四號”衛星是運行于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靜止衛星,該衛星運行方向、周期與地球自轉相同。下圖為其拍攝的地球影像。據此完成5~6題。
“風云四號”衛星( )A.運行方向是自西向東 B.運行一周是一年 C.運行一周長度小于赤道周長 D.到地心的距離是6000米 組卷:6引用:0難度:0.50 -
3.2021年10月14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我國首顆太陽探測試驗衛星“羲和號”,標志著我國太空探測正式步入“探日”時代。小剛對我國探日計劃十分感興趣,課程之余利用地球儀演示地球運動,探究地球公轉運動的原理和產生的地理現象。讀地球公轉運動演示實驗示意圖,完成3~5題。
小剛要在地球儀上找出太原衛星發射中心(38°50′N,111°36′E)的地理位置,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接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4.2021年10月14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我國首顆太陽探測試驗衛星“羲和號”,標志著我國太空探測正式步入“探日”時代。小剛對我國探日計劃十分感興趣,課程之余利用地球儀演示地球運動,探究地球公轉運動的原理和產生的地理現象。讀地球公轉運動演示實驗示意圖,完成3~5題。
用電燈代表“太陽”,用地球儀演示地球公轉運動,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①保持電燈的位置和高度不變
②向右撥動地球儀,使其保持自轉
③轉動地球儀底座,使地軸始終指向燈泡方向
④順時針沿橢圓形軌道移動地球儀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2引用:0難度:0.50
二、綜合題(每空1分,共30分)
-
25.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1)讀圖可知,世界人口分布具有
(2)甲、乙、丙三地人口稠密:從緯度位置看,都分布在
(3)丁地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該地
A.極端干旱
B.氣候濕熱
C.終年嚴寒
D.地勢高峻組卷:5引用:1難度:0.5 -
26.探究問題: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分析西亞傳統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
當地自然環境 西亞傳統民居特點 全年① 為減少熱量傳遞,墻體較厚 降水② 屋頂形狀為③ 風沙較大 為防止風沙侵入,窗子較④ 樹木、野草等地表植被⑤ 材料就地取材,形成土磚、泥房 組卷:12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