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中考科學模擬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
1.在“使用托盤天平稱物體質量”的實驗中,下列各項操作中不妥當的是( )
A.使用天平時,應將其放在水平工作臺上 B.調節橫梁平衡時,應先將游碼移至橫梁標尺左端“0”刻度線處 C.判斷天平橫梁是否平衡時,一定要等指針完全靜止下來 D.稱量時左盤應放置被稱量的物體,右盤放置砝碼 組卷:85引用:2難度:0.5 -
2.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甲的化學式為NH3 B.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C.丙、丁屬于氧化物 D.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發生了變化 組卷:6引用:4難度:0.5 -
3.普通食醋中含3%-5%的醋酸,下列屬于醋酸化學性質的是( )
A.常溫下為無色液體 B.能溶于水 C.易揮發 D.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4.在使用顯微鏡時,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外界光線較弱時,用平面鏡反光 B.在調節鏡筒使它下降時,眼睛注視著目鏡 C.使用完畢后,應用紗布擦拭干凈顯微鏡外表 D.觀察時要閉上左眼,用右眼注視目鏡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5.杜仲的樹皮可以加工成中藥材,有人見到杜仲,就將杜仲的樹皮大面積整圈地剝下來,這樣做對杜仲的傷害最大,主要是因為( )
A.樹木容易凍傷 B.導管被剝斷,影響水和無機鹽的輸送 C.樹木不能再長粗 D.篩管被剝斷,影響有機物的輸送 組卷:19引用:1難度:0.5 -
6.與其他三種不屬于同一類植物的是( )
A.地錢 B.葫蘆蘚 C.紫菜 D.小墻蘚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7.人體在寒冷的環境中,會不由自主的出現“寒顫(或戰栗)”.此反應的效應器及其生理效應是( )
A.皮膚的血管;血管急劇收縮,減少散熱量 B.骨骼肌;骨骼肌收縮,減少散熱量 C.皮膚的立毛肌;立毛肌急劇收縮,增加產熱量 D.骨骼肌;骨骼肌收縮,增加產熱量 組卷:37引用:5難度:0.5 -
8.下列運動過程中,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是( )
A.在空中由靜止開始下落的蘋果 B.豎直向上拋出的石子 C.沿光滑斜坡滾動的小球 D.在空中勻速直線下降的跳傘運動員 組卷:23引用:2難度:0.5 -
9.在科學實驗中,把難以測量或測準的科學量通過轉換變成能夠測量或測準的科學量,或者把某些不易顯示的科學現象轉換為易于顯示的現象的方法,稱之為轉換法。下列實驗中不是利用了轉換法的是( )
A.
研究植物的蒸騰作用與大氣溫度的關系B.
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C.
研究液體內部壓強與密度的關系D.
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組卷:2引用:2難度:0.5 -
10.要使圖中的電磁鐵的磁性增強,可以采用( )
A.增長通電時間 B.把電磁鐵中的鐵芯抽掉 C.把變阻器滑片P向左移動 D.把變阻器滑片P向右移動 組卷:6引用:2難度:0.5 -
11.在實驗室,某同學將氫氧化鈉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直至過量。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橫軸)與混合液中溶質質量(縱軸)的關系如圖所示。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B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H2SO4═Na2SO4+2H2O B.B點的溶質有3種 C.BC段質量減少的原因是因為生成了沉淀 D.CD段氫氧化鈉溶液過量 組卷:6引用:1難度:0.5
四、解答題(本題6小題,第29題6分,第30題5分,第31題6分,第32題9分,第33題8分,第33題10分,共44分)
-
3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確定其組成,小明稱取了9.3克粉末,向其中加入100克7.3%的稀鹽酸充分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完全逸出(忽略其他物質逸出),所得溶液的質量為107.1 克。用pH試紙檢測溶液呈中性。
(1)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為
(3)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組卷:47引用:6難度:0.5 -
34.“曹沖稱象”是家喻戶曉的典故。某校興趣小組模仿這一現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將直筒形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圖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質量為100g,底面積為20cm2,高度為30cm。求:
(1)將杯子開口向上豎直放入水中時(注:水未進入杯內),求杯子受到的浮力。
(2)求此浮力秤的最大稱量(即玻璃杯中所放物體的最大質量)。(已知ρ水=1.0×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組卷:47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