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2.3 制取氧氣》2022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工業上制取大量氧氣的方法是( )
A.分離液態空氣 B.加熱高錳酸鉀 C.加熱雙氧水 D.加熱二氧化錳 組卷:700引用:18難度:0.9 -
2.實驗室需收集一瓶約含四分之一空氣的氧氣,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
集氣瓶中灌的水14B.
導管伸入到集氣瓶體積的處14C.
集氣瓶中灌的水34D.
導管伸入到集氣瓶體積的處34組卷:39引用:4難度:0.7 -
3.樂樂用二氧化錳催化分解雙氧水的實驗中,發現反應速度先快后慢.他猜測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加快了反應。為此,他采用恒溫箱、氣體發生裝置設計了如下表所示的兩組實驗,若樂樂的猜想正確,則實驗制得氧氣的質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正確的是( )
組別 溫度 雙氧水量 雙氧水溶質質量分數 二氧化錳 甲 25℃ 10克 10% 0.5克 乙 55℃ 10克 10% 0.5克 A. B. C. D. 組卷:5引用:1難度:0.6 -
4.某同學誤將少量KMnO4當成MnO2加入KClO3中進行加熱制取氧氣,部分物質質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c可以代表氧氣 B.t2時刻,O2開始產生 C.t1時刻,KMnO4開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質的質量一直保持不變 組卷:4036引用:102難度:0.3 -
5.如圖是電解水實驗的改進裝置,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實驗能證明水由氫和氧元素組成 B.左側注射器收集到的氣體能燃燒 C.左右兩側注射器收集到氣體體積比為2:1 D.右側注射器收集到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組卷:125引用:3難度:0.9 -
6.某同學誤將少量KMnO4當成MnO2加入KClO3中進行加熱制取氧氣,部分物質質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c代表氯化鉀 B.t2時刻,O2開始產生 C.t1時刻,KClO3開始分解 D.KMnO4質量在反應前后不變 組卷:176引用:3難度:0.6
三、探究題
-
18.實驗室常用二氧化錳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氣。那么影響過氧化氫分解快慢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某興趣小組對此進行如下研究:
【提出問題】影響過氧化氫分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與假設】
假設1: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
假設2:催化劑的質量。
假設3:溫度。
【設計實驗】小明同學設計如圖實驗方案進行驗證。序號 H2O2溶液的濃度 H2O2溶液的質量 溫度 MnO2的質量 收集O2的體積 時間 ① 5% 12g 20℃ 0.2g 25mL 10s ② 15% 12g 20℃ 0.2g 25mL 5s ③ 15% 12g 40℃ 無 25mL 80s
(1)圖中A裝置的名稱是
(2)通過對比實驗①和②可知,過氧化氫分解的快慢與
(3)小紅同學認為實驗中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的目的是
(4)小輝同學提出小明的方案無法驗證溫度對過氧化氫分解快慢的影響,請你幫他說出理由:組卷:3引用:1難度:0.7 -
19.小明查閱資料得知:除二氧化錳外,許多水果對過氧化氫分解也有催化作用。為了探究蘋果質量對過氧化氫分解速度的影響,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固定裝置未畫出)進行以下實驗。
(1)檢查裝置氣密性。
(2)稱取1克蘋果,切成小塊放入燒瓶中,量取10毫升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過氧化氫溶液倒入燒瓶中,迅速塞緊塞子,當液滴移至A點時開始計時。
(3)當觀察到液滴恰好至B點時(AB間玻璃管容積為6毫升),記錄所需時間。
(4)依次用不同質量的蘋果重復步驟2和3,記錄并處理數據,結果如圖乙。
①小明把燒瓶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進行實驗,目的是保持溫度不變。溫度升高會導致液滴移動變快,原因是
②第(3)步除了可以用記錄液滴移動相同距離所用時間來比較分解速度外,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比較
③本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④若用20毫升5%的過氧化氫溶液與6克蘋果重復上述實驗,預測實驗中步驟3記錄的時間是組卷:26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