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武珞路中學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10/4 6:0:3
一、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
-
1.古代典籍《齊民要術》中記載了用小麥制作酒曲的工藝,該工藝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淘洗小麥 B.磨碎小麥 C.小麥發酵 D.壓成曲餅 組卷:158引用:9難度:0.9 -
2.正確的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點燃酒精燈B.
檢驗O2是否集滿C.
加熱液體D.
讀取液體體積組卷:71引用:3難度:0.7 -
3.現對下列9種物質進行分類:①氧氣;②人體呼出的氣體;③液氮;④空氣中0.03%的稀有氣體;⑤二氧化碳;⑥潔凈的空氣;⑦氧化鐵;⑧水銀;⑨冰水混合物。下列分類不正確的是( )
A.混合物:②④⑥ B.單質:①③⑧ C.含有氧分子的物質有:①②⑤⑥ D.氧化物:⑤⑦⑨ 組卷:53引用:1難度:0.8 -
4.木炭燃燒實驗如圖,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中現象是木炭發白光 B.②中操作是將木炭由上到下緩慢伸入底部 C.③可證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對比①②可證明氧氣濃度越大,木炭燃燒越劇烈 組卷:227引用:5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共60分)
-
12.根據如圖實驗裝置,請回答:
(1)儀器a的名稱是
(2)實驗室若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若用裝置F收集O2,氣體應從導管
(4)實驗室可用A、E裝置制取M氣體,則下列結論無法得到的是
A.制取M氣體的藥品中一定有液體
B.M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
C.M氣體不與水反應
D.M氣體密度小于空氣
(5)氯酸鉀為白色固體,熔點為356℃,受熱分解會釋放氧氣。實驗小組同學利用圖1所示裝置(夾持裝置略)探究氯酸鉀的熱分解溫度,所得氧氣的體積分數和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因為加熱后氯酸鉀慢慢變成液態,故圖1試管口略向上傾斜
B.該實驗證明氯酸鉀在沒有催化劑的條件下也會分解產生氧氣
C.由圖2可知氯酸鉀在356℃時就開始大量分解產生氧氣
D.圖2表示氧氣體積分數的曲線為乙
(6)取氯酸鉀與二氧化錳質量比為3:1的混合物mg,加熱一段時間后,剩余固體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為30%,生成氧氣的質量為組卷:57引用:1難度:0.4 -
13.某化學實驗小組利用7.9g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固體質量變化如圖所示。
(1)A點時對應的固體成分為
(2)求B點時生成氧氣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g)組卷:175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