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鈉和氯》2023年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4/7/25 8:0:9
一、選擇題
-
1.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物質與其用途不符合的是( )
A.過氧化鈉:呼吸面具的供氧劑 B.漂白粉:用于環境的殺菌消毒 C.純堿:治療胃酸過多癥 D.小蘇打:制作饅頭和面包的膨松劑 組卷:50引用:7難度:0.6 -
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1 mol O2中含有1.204×1024個氧原子,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22.4 L 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氣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數 C.等物質的量的CO2和C6H12O6所含碳原子數之比為1:6,氧原子數之比為1:3 D.等體積、濃度均為1 mol/L的硫酸和鹽酸,電離出的氫離子數之比為1:1 組卷:47引用:3難度:0.5 -
3.在一定溫度下,向飽和燒堿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過氧化鈉,充分反應后恢復到原溫度,下列說法正確的為( )
A.溶液中Na+數目增多 B.溶液中有氫氣逸出 C.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 D.溶液質量減少,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 組卷:37引用:6難度:0.7 -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含有NA個氮原子的氮氣的體積約為11.2L B.標準狀況下,11.2L H2O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 C.常溫常壓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數為0.5NA D.常溫常壓下,64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數為3NA 組卷:91引用:5難度:0.7 -
5.下列對實驗現象的描述與實際事實不一致的是( )
A.將紅熱的銅絲伸入盛有氯氣的集氣瓶中,產生藍綠色的煙 B.向pH試紙上滴加氯水,先變紅后變白 C.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最終仍是澄清的 D.往氯水中加入NaHCO3固體,有氣體產生 組卷:42引用:4難度:0.8 -
6.在體積相同的三個容器里分別充入三種氣體①氫氣;②二氧化碳;③氧氣,并保持三個容器內氣體的溫度和質量均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密度關系:①<③<② B.壓強關系:①>③>② C.原子數目:②>③>① D.分子數目:①=②=③ 組卷:33引用:4難度:0.6 -
7.如圖所示,兩圓圈相交的部分表示圓圈內的物質相互發生的反應。已知鈉及其氧化物的物質的量均為0.1mol,水的質量為100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a2O2中陰陽離子數目之比為1:1 B.反應①的離子方程式為Na+2H2O═Na++2OH-+H2↑ C.①、②、③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①>②>③ D.反應③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1mol 組卷:136引用:8難度:0.7
六、解答題
-
20.(1)等質量的SO2和SO3,SO2與SO3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2)等質量的下列四種氣體HCl、NH3、CO2、O2,在相同溫度和壓強條件下,體積最大的是
(3)標準狀況下,體積為11.2L的N2所含質子數目為
(4)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如果ag某未知氣體中含有的分子數為b,則cg該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組卷:19引用:2難度:0.6 -
21.含氮物質是中學化學中的一類常見物質,在人們的生產、生活活動中有重要作用,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實驗室中,采用一定濃度的NaNO2溶液和NH4Cl溶液作為反應物,通過加熱可制備少量N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2)“侯氏制堿法”是中國人的驕傲.某學習小組模擬“侯氏制堿法”原理,在實驗室中制備少量NaHCO3,使用的裝置如圖2,裝置接口正確的連接順序為
(3)該學習小組在實驗中,將1mol?L-1NaNO2溶液滴入pH=0.5的1mol?L-1FeSO4溶液中,觀察到溶液為棕色,而不是預期的黃色.于是他們進行以下實驗探究.
①實驗目的,通過實驗探究溶液產生棕色的原因.
②查閱資料,常溫下,[Fe(NO)]2+在溶液中能穩定存在,溶液為棕色,受熱分解釋放出NO.
③提出猜想,溶液中[Fe(NO)]2+的棕色掩蓋了Fe3+的黃色.
④設計實驗、驗證猜想實驗序號 操作方法 現象 1 取上述滴有NaNO2溶液的棕色混合液,向其中滴加稀KSCN溶液 溶液迅速變為紅色 2 取上述棕色混合液,按圖所示加熱 試管口處有紅棕色氣體逸出
⑥優化實驗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驗證“猜想”是否成立.實驗設計:組卷:32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