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北京市大興區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30分)
-
1.某地土壤中小動物的物種數和個體總數如下表,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土層 物種數 個體總數 0-5cm 11 79 5-10cm 4 20 10-15cm 3 13 A.表中信息說明群落具有垂直結構 B.不同土層中的小動物都是消費者 C.不同土層中小動物的分布與光照無關 D.土壤中某種小動物個體總數下降則該地物種豐富度隨之下降 組卷:9引用:1難度:0.8 -
2.從湖泊到森林要經歷5個演替階段:裸底階段、沉水植物階段、浮葉根生植物階段、挺水植物階段、森林植物階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上述演替過程中,植被光能的利用率逐漸提高 B.上述演替與火災后草原所進行的演替類型相同 C.在有人類活動干擾時,從湖泊到森林的演替速度可能會加快 D.當演替達到森林階段后,群落內物種的組成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組卷:5引用:1難度:0.7 -
3.稻—蟹共作是以水稻為主體、適量放養蟹的生態種養模式,常使用燈光誘蟲殺蟲。水稻為蟹提供遮蔽場所和氧氣,蟹能攝食害蟲、蟲卵和雜草,其糞便可作為水稻的肥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未蛻殼的稻田蟹以蛻殼后的稻田蟹為食,屬捕食關系 B.采用燈光誘蟲殺蟲利用了動物的趨性和物理信息的傳遞 C.該種養模式提高了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和能量利用率 D.該種養模式通過增加生物的成分實現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利用 組卷:22引用:1難度:0.7 -
4.在生態系統中,使二氧化碳進入生物群落的生物主要是( )
A.細菌 B.真菌 C.動物 D.綠色植物 組卷:9引用:3難度:0.8 -
5.現有兩個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Ⅰ和Ⅱ,Ⅰ和Ⅱ的生產者同化的總能量相同,據圖分析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造成Ⅱ的原因可能是初級消費者的個體很小 B.Ⅰ、Ⅱ中的消費者的總能量都大于生產者同化的總能量 C.Ⅱ中第二營養級的同化量顯著高于第一營養級的同化量 D.據圖可知生態系統Ⅱ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大于生態系統Ⅰ 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6.為加大對瀕危物種綠孔雀的保護,我國建立了自然保護區,將割裂的棲息地連接起來,促進了綠孔雀種群數量的增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綠孔雀種群數量的重要途徑 B.將割裂的棲息地連接,促進了綠孔雀間的基因交流 C.保護生物多樣性,關鍵是要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系 D.建立自然保護區屬于易地保護,是保護綠孔雀的有效措施 組卷:16引用:1難度:0.7 -
7.城市生態工程是指用生態工程的方法對城市環境進行綜合治理。下列措施不符合城市生態工程建設基本原理的是( )
A.用浮床工藝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B.分區建設工業區、居住區、生態綠地等 C.用法律手段禁止汽車上路,嚴禁造紙廠等生產,以斷絕污染源 D.城市環境生態工程建設應遵循整體、協調、循環和自生的原理 組卷:7引用: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部分共6小題,共70分。
-
20.學習以下材料,回答(1)~(4)題。
腸道菌群——人體的“隱形器官”
腸道菌群是腸道內的微生物類群,包含500-1000種不同的菌種。對人體及動物體內有益的細菌或真菌被稱為益生菌。益生菌可以改善胃腸道功能,調節免疫系統,甚至可以預防癌癥并抑制腫瘤的生長。
研究發現,可以通過直接吃進活的細菌補充益生菌,類似于“空投”一些“好細菌”來抑制其他細菌。這些益生菌可定植于人體腸道內,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有益作用。近年來,益生菌在治療肥胖癥方面的潛在作用已被普遍證實。
羅伊氏乳桿菌SY523是一種新發現的腸道益生菌,研究表明,羅伊氏乳桿菌SY523抗肥胖效果顯著。將羅伊氏乳桿菌SY523灌胃給肥胖小鼠,發現其顯著降低了小鼠的體重。羅伊氏乳桿菌SY523在分解代謝中會產生吲哚衍生物3-IAld,檢測結果顯示,在喂養羅伊氏乳桿菌SY523后,小鼠血清中3-IAId的水平也顯著升高。在通過游離脂肪酸誘導的組織細胞模型中發現,3-IAId顯著減少了細胞中脂質的沉積。
另外,在對羅伊氏乳桿菌SY523灌胃小鼠的肝組織進行分析時發現,3-IAld含量的升高還可以調節cAMP/cGMP途徑,影響糖代謝,進而緩解肥胖癥狀。3-IAld可以顯著增加cGMP含量并降低cAMP含量。cAMP含量增加可以促進糖原分解,而cGMP水平的增加可以促進糖原合成、促進脂肪氧化。因此,3-IAId在羅伊氏乳桿菌SY523緩解肥胖的過程中起關鍵作用,這有助于開發用于抗肥胖藥物的益生菌。
腸道微生物可以有效幫助人體吸收和利用腸道中的營養物質,其中包括微生物代謝作用、吸收作用、轉化作用、衍生物分泌作用和轉運作用等。正是由于腸道微生物的營養利用作用,人體才能夠有效地從食物中攝取營養物質,并保持全面健康。
腸道菌群失衡機體代謝、內分泌、神經遞質等都可能會發生異常。人體腸道菌群失衡還會影響激素水平,從而引起皮膚疾病;當人體腸胃中的有害細菌大量繁殖后,產生的代謝產物會引發機體的炎癥反應,例如,幽門螺桿菌可產生胃酸,使人產生胃炎,甚至導致胃癌的發生。腸道菌群失調也會使人出現腹脹等消化不良的癥狀,這些癥狀會影響患者的心理,可能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
腸道菌群對人體的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對人體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空投”進入人體腸道內的益生菌與人體腸道內原有菌群的關系可能是
(2)某人腸道內的羅伊氏乳桿SY523菌群構成了
A.保證無菌操作
B.提供營養物質
C.合適的溫度和pH
D.提供有氧環境
(3)結合上文,請完善羅伊氏乳桿菌SY523緩解肥胖的分子機制模式圖。
(4)正常時,人體腸道菌群數量會維持相對組卷:5引用:2難度:0.7 -
21.白葉枯病是水稻嚴重的病害之一,疣粒野生稻對其具有高度抗性。研究人員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試圖將疣粒野生稻的抗白葉枯病特性轉移到栽培稻中。
(1)將兩種水稻外植體分別接種在含植物激素的培養基上,經
(2)本研究運用的技術手段依據的原理是
(3)“不對稱體細胞雜交法”可以將一個親本細胞內的部分染色體或染色體上某些片段轉移到另一個親本體細胞內,獲得不對稱雜種植株。大劑量的X射線能隨機破壞染色體結構,使其發生斷裂、易位、染色體消除等,從而導致細胞不再持續分裂。碘乙酰胺能使細胞質中的某些酶失活,抑制細胞分裂。為了達到轉移抗白葉枯病特性的目的,融合前要用X射線照射
(4)觀察再生植株細胞中的染色體,發現數目
(5)用致病性強的兩種水稻白葉枯病菌株接種,檢測72株雜種植株的抗性。結果發現共有40株表現抗性,其中17株對兩種菌株都表現抗性。綜合染色體數目及抗性檢測結果,應優先選擇組卷:25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