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1.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  )

            組卷:100引用:409難度:0.6
          • 2.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結構是(  )

            組卷:32引用:45難度:0.9
          • 3.有助于防治夜盲癥的是(  )

            組卷:2引用:5難度:0.9
          • 4.人體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是(  )

            組卷:38引用:9難度:0.9
          • 5.下列器官不屬于生殖系統的是(  )
            ①肛門    ②子宮    ③附睪   ④卵巢     ⑤膀胱      ⑥陰莖。

            組卷:54引用:22難度:0.9
          • 6.安全輸血應以輸同型血為原則,在沒有同型血可輸而且情況緊急時,AB型血還可以少量輸入的血型是(  )
            ①O型血
            ②A型血
            ③B型血
            ④AB型血

            組卷:19引用:1難度:0.8
          • 7.如圖中a表示人體的膈肌,據此判斷甲、乙兩人所處的呼吸運動狀態分別是(  )

            組卷:71引用:162難度:0.5
          • 8.為盡快獲得能量,長跑前最好補充(  )

            組卷:22引用:17難度:0.9
          • 9.某人吃西瓜時把西瓜種子也吞進了肚里,這粒種子將在其體內經歷的旅程是(  )

            組卷:256引用:54難度:0.7
          • 10.下列生理活動不能同時進行的是(  )

            組卷:8引用:17難度:0.7
          • 11.下列消化腺中,分泌的消化液對淀粉、蛋白質、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是(  )

            組卷:33引用:8難度:0.7
          • 12.呼吸道的功能是(  )
            ①進行氣體交換 ②溫暖吸入的空氣 ③清潔吸入的空氣 ④氣體進出肺的通道 ⑤濕潤吸入的空氣。

            組卷:50引用:11難度:0.7

          四、發散思維題(本題3小題,共14分)

          • 36.閱讀分析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之本,保護環境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黑龍江省各地市要求“全時全域禁止焚燒秸稈”。
            (1)“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以看出綠色植物在改善環境方面的作用顯著,所以森林生態系統有“
             
            ”“
             
            ”之稱。
            (2)“禁止焚燒秸稈”的主要原因是會引起大氣污染,燃燒后產生的
             
            氣體會加劇全球的溫室效應。
            (3)保護環境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作為初中生在保護環境方面可以做到哪些?
             
            (一點即可)。

            組卷:23引用:2難度:0.5
          • 37.近年來,我國的內陸湖泊、池塘等區域經常爆發“水華”現象。發生“水華”的水體往往會散發出腥臭,直接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同時也影響水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如表為科研人員治理某池塘水華過程中,測得的水體中各種生物的密度,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生物 治理前
            的池塘
            治理過程中的池塘
            1天 15天 39天 42天 60天 66天
            藻類(cm3/m2 8 8 7.3 3.27 3.2 3.9 4.24
            無齒貝(個/m2 0 1.5 1.5 1.75 1.79 1.79 1.792
            水草(株/m2 3 3 4.8 15.3 22.3 14 12.8
            草魚(kg/m2 0 0 0 0 0.73 0.97 1.07
            (1)該池塘生態系統發生“水華”現象說明其
             
            能力是有限的。
            (2)據表可知,科研人員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治理“水華”。治理第1天,科研人員向池塘中投放了
             
            ,隨著治理天數增加至第42天,池塘中藻類密度呈現
             
            趨勢,而水草密度逐漸
             
            ,說明二者之間存在
             
            關系。第42天后,水草密度逐漸下降,主要原因是科研人員向池塘中投放了
             
            ,說明二者之間存在
             
            關系。
            (3)與治理前相比,治理后該池塘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
             
            (不變/變簡單/變復雜)。

            組卷:7引用:2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