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4章 光的折射 透鏡》2023年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4/8/30 13:0:8
一、選擇題
-
1.如圖所示,與光的折射有關的是( )
A.
日晷指針形成的影子B.
日食C.
用照相機拍攝景物D.
廣場上的光束組卷:32引用:2難度:0.8 -
2.下列四幅光路圖能正確解釋生活中現象的是( )
A.
水中的射水魚看見空中的昆蟲B.
光從室外透過窗戶玻璃進入室內C.
人觀察樹在水中的“倒影”D.
太陽在樹蔭下形成的圓形光斑組卷:260引用:3難度:0.8 -
3.將一凸透鏡正對太陽,可在距凸透鏡15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現將該凸透鏡和蠟燭、光屏安裝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時可以在光屏上觀察到清晰縮小的像 B.僅在凸透鏡左側附近放一合適的凹透鏡,可模擬近視眼的矯正 C.將蠟燭移到30cm刻度處,移動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將蠟燭移到40cm刻度處,移動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組卷:2220引用:14難度:0.5 -
4.如圖是小強用手機、透鏡和紙盒自制簡易“投影儀”,它能將手機上的畫面放大投射到白墻上。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手機屏幕到透鏡的距離應在透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 B.白墻上呈現的是手機畫面倒立、放大的實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紙板遮住透鏡的一部分,白墻上的畫面將不再完整 D.從各個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墻上的像,是因為白墻對照射到其上面的光產生漫反射 組卷:2434引用:33難度:0.5 -
5.燭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鏡主光軸上,它們的初位置如圖所示,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下列操作不可能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是( )
A.僅將蠟燭移至刻度線M的左側某處 B.僅將光屏移至刻度線P的右側某處 C.僅將凸透鏡向左移至刻度N處 D.將透鏡右移3cm,且光屏移至刻度線Q的右側某處 組卷:2384引用:19難度:0.4 -
6.如圖所示,紙筒底部中心開一小孔a,又在a上下等距的位置再開兩個小孔b、c,蠟燭放在紙筒前,此時光屏上觀察到三個像。在b、c兩孔處放置兩相同的三棱鏡,同時移動光屏,到某一位置時光屏上只出現一個清晰的更亮的像。則b、c兩小孔處三棱鏡放置的方式可能是( )
A. B. C. D. 組卷:475引用:5難度:0.5 -
7.小元同學讓太陽光通過透明的鏡片照射到白墻上,其現象如圖所示。從圖中現象可看出( )
A.這是一塊凸透鏡,和近視眼鏡的鏡片一樣 B.這是一塊凸透鏡,和老花眼鏡的鏡片一樣 C.這是一塊凹透鏡,和近視眼鏡的鏡片一樣 D.這是一塊凹透鏡,和老花眼鏡的鏡片一樣 組卷:1599引用:10難度:0.7 -
8.小華過生日時,攝像師為他和朋友們拍了一張合影,然后再給小華來一張吹蠟燭時的特寫,則攝像師應該( )
A.靠近小華且縮短暗箱 B.遠離小華且縮短暗箱 C.靠近小華且拉長暗箱 D.遠離小華且拉長暗箱 組卷:821引用:6難度:0.6
四、實驗探究題
-
23.某興趣小組利用圖示裝置來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小明將各元件調整到如圖位置時,小組成員在光屏上都能觀察到清晰的像,這個像一定是的(放大/等大/縮小),此時光屏上發生了反射。
(2)當LED燈向左移動時,要在光屏上再次獲得清晰的像,只需將光屏向(左/右)方向適當移動,或者在凸透鏡前放置一個合適的眼鏡。
(3)小華在用同樣的器材進行實驗時,發現光屏上出現的像只有中間清晰,兩側卻較模糊,小明只對凸透鏡進行了調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的調整是。
A.左右適當移動凸透鏡
B.上下適當移動凸透鏡
C.適當扭轉凸透鏡
D.更換焦距合適的凸透鏡組卷:57引用:2難度:0.5 -
24.某興趣小組在“自制水膜透鏡”活動中,如圖所示,將內徑4mm的細鐵絲圓環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滿圓環的水膜猶如透鏡。實驗過程中,小張和小華發現該透鏡的觀察范圍太小,想制作更大的水膜透鏡,但又易破裂。為研究液膜的增大與哪些因素有關,他們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與制作圓環的材料有關。
猜想二:可能與液體的種類有關。
(1)為了驗證猜想一,小華選用細鐵絲、細塑料片、細鋁條制成圓環,改變圓環直徑后,分別浸入水中獲取液膜,測量出液膜即將破裂時的最大直徑。實驗前,他應該控制三種材料橫截面的 和 相同。
(2)為了驗證猜想二,小張找來比水粘稠的透明的色拉油、膠水,將細鐵絲圓環分別浸入兩種液體中,重復上述實驗,記錄的數據如表:液體 色拉油 膠水 圓環的最大直徑/mm 9 10
(3)實驗中,將大小相同的膠水膜和水膜,放在書本前相同距離處,發現透過膠水膜觀察到的正立的“字”更大一些,原因是:。組卷:254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