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育才學校八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9/13 5:0:8

          一、基礎積累及運用【本題滿分50分】

          • 1.下列各項,加點字的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下列各項,加點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4引用:1難度:0.8
          •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是(  )

            組卷:13引用:1難度:0.7
          • 5.下列各項,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57引用:3難度:0.8

          二、閱讀【本題滿分50分】

          • 14.現代文閱讀。
            弘遠中學學校公眾號計劃推出一期以“徐海東”為主題的專刊,小編們圍繞主題搜集材料如下:
            【甲】
                  他們把我請進去,開了一個西瓜請客。當我們圍坐在桌上,吃著西瓜,吐著瓜子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青年將官,是以前我未曾見過面的。
                  彭德懷看見我在注視著他,就俏皮地說:“那邊是一個有名的‘赤匪’,你認識他嗎?”那個新來的將官,聽了這話,立刻笑起來,面孔有點發紅,很天真的,一開口露出了唇齒間的一個窟窿,這窟窿應是兩個門牙占據的地方。這表情顯得他有點孩子氣而頑皮,圍坐的每個人都笑了。
                  彭德懷又補充說:“這就是你急于想去看的人,他也想你去看看他的軍隊,他的名字是徐海東。”
                  目前,所有中國的紅軍領袖中,可以說沒有一個會比徐海東更聲名顯著,更神秘。關于他的事,外間很少知道。一般人只知道他是湖北某地的一個窯工。蔣介石曾對他施過文明的鞭笞。最近南京的飛機訪問紅軍陣線時,散下許多傳單,引誘紅軍離隊,許諾每個紅軍攜槍歸向國民黨時,得賞一百元。此外更有如下的懸賞:“凡能殺死毛澤東或徐海東投誠政府軍隊的,當賞洋十萬元,能殺死其他‘赤匪’領袖的,也分別有賞。”
                  可是在這里,徐海東的孩子氣的雙肩上,還高踞著一顆頭。對于這顆頭,南京政府的估價,并不少于彭德懷的頭。
            (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紅星照耀中國》)【乙】
                  徐海東大將共有5個孩子,大女兒徐文金當了一輩子農民,2009年因病辭世。在徐海東大將百年誕辰時,央視采訪報道了她默默無聞、全家扎根大悟這方紅土地的事跡,其清貧的生活現狀,幾乎讓所有的人難以置信,很多人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1925年,25歲的徐海東生了大女兒徐文金,1927年大革命失敗,遭到國民黨通緝的徐海東離開家鄉,徐家共有66名親人被殺害,身為地下黨的妻子田得齋被關進大牢,面對家破人亡的慘景,徐文金被三伯父用籮筐挑著連夜逃走,事后,徐文金隱姓埋名,成為一個鄉村人家的“童養媳”。
                  直到1951年,徐文金才知道自己的父親還活著,第一次走出大山溝,到大連一家療養院見到闊別23年的父親。陪父親住了2個月后,徐文金終于將想到城里找份工作的想法向父親說了出來。徐海東沉默了許久后,才說:“現在剛剛解放,政府負擔還很重,你又沒有文化,怎能搞特殊化呢?”徐文金最終一輩子扎根農村,先后生了4男1女,孩子的名字都是外公徐海東取的,但即使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丈夫因饑餓和疾病離開了人世,徐文金都沒開口向父親求救濟。
                  徐家二女兒至今提起父親當初的話就熱淚盈眶,“父親說過,戰爭年代徐家有66人為革命而慘遭殺害,但徐家子女不能因此向政府提要求、添麻煩”。
                  二女兒徐文惠1939年在延安出生,畢業于上海第二軍醫大學,是解放軍總醫院主任醫師。這些年來,她一直積極為父親搜尋史料,出版紀念文集,為了紀念參加長征的女紅軍,她還主編了《巾幗英雄——長征女紅軍》大型郵冊。
                  徐文惠曾經帶著女兒重走長征路,說要將長征精神在后代身上傳承。眼下,她又張羅著邀請紅色后代們同赴大悟參加父親的紀念活動。她說:“我一直忘不了父親留給我們的囑托:“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只要有一口氣,不為黨工作,就是最大的恥辱。”
            (選自《長江日報》2010年06月27日,有刪節)【丙】
                  徐海東(1900-1970),原名徐原清,湖北黃陂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28、25軍軍長,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故居為四合院式布局,建筑面積約200平方米,磚木結構。徐海東故居是其早年生活、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
                  徐海東大將親屬烈士陵園位于湖北省大悟縣新城鎮嚴河村,建于1970年,徐海東大將的30多名親屬為革命犧牲,遺骨就安葬在這里,由徐向前親手題寫“光榮流血”的烈士紀念碑聳立在陵園內。占地面積80畝,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陳展面積160平方米。
                  目前,徐海東故居及親屬烈士紀念館年接待游客20余萬人次,已成為各級黨員干部、廣大青少年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
            (選自《湖北日報》2022年11月03日,有刪節)(1)下列對材料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是紀實作品,作者善于體察人物,開頭用彭德懷的語言引出徐海東的出場,設置懸念,造成了吸引讀者興趣的效果。
            B.【乙】是報告文學,按照時間順序介紹徐海東子女現今的情況,主要是為了真實呈現中國共產黨紅軍領袖徐海東及其后代為民族解放而艱苦奮斗的崇高精神。
            C.【丙】是說明性文字,介紹了位于大悟縣城的徐海東故居及其親屬烈士陵園的相關情況,并介紹了作為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故居和陵園承載著弘揚厚重的革命文化傳統的獨特作用。
            D.【乙】中畫橫線的句子中“在徐海東大將百年誕辰時”“央視采訪報道”,點明了新聞報道的來源,體現了新聞的真實性。
            (2)下列對材料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中介紹徐海東,說“一邊是巨額的懸賞,一邊是‘高踞’的頭”,幽默的話語表現了作者的敬意,也吸引讀者一探究竟。語言通俗樸實,生動形象。
            B.【乙】既有大量的新聞事實,還有大量的背景材料,如大女兒的身世、二女兒的發展等情況,新聞事實和背景材料有機融合。
            C.【丙】加點詞語“目前”限定了時間范圍,不能去掉;“20余萬人次”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D.【乙】徐海東將軍說過的“徐家子女不能因此向政府提要求、添麻煩”從二女兒口中轉述,既令人感動,又令人敬佩,側面表現了女兒身處和平時代的真實感受,意在批評相關部門對將軍子女缺少關懷。
            (3)《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認為徐海東是共產黨將軍的“大名鼎鼎的奇跡”;毛澤東曾評價他為“最好的共產黨員”“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請結合上面的三則材料,談一談你對徐海東的看法。

            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15.閱讀下面的文學類文本,完成各題。
            一把老鑰匙
            王舉芳
                  ①回到家時,母親正翻箱倒柜。雜亂的地面讓我無處落腳。我說:“媽呀,您這是在翻傳家寶嗎?”
                  ②母親停住手看著我說:“見到我的鑰匙沒?”
                  ③“喏,在這兒。”我從玄關柜上拿起屬于母親的那串鑰匙。
                  ④“我說的不是這個,是老宅的,老宅的那個。”母親的語氣和神情有些焦急。我和母親幾乎把家里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找到母親要找的鑰匙。母親坐下來,情緒有些低落。我說:“媽,您就別總想著老宅了,咱又不回去住了,有沒有鑰匙都一樣。”母親嘆了一口氣,開始收拾地上的凌亂。
                  ⑤其實,我沒有告訴母親,弟弟正四處托人,要把老宅賣掉。弟弟說老宅總空著,時間久了,房屋會倒塌的,到時候想出手都不好意思談價錢。
                  ⑥一周后,弟弟告訴我,老宅賣掉了,賣了兩萬元。看著那些錢,不知怎么,我的心里像墜了一塊石頭。
                  ⑦那天下班,在小區外碰到三嬸。三嬸是我家鄰居,和我們家沒有親屬關系,按村里輩分我這么喊她。我讓三嬸家里坐坐,她直搖手,說沒啥大事,就不去家里了,說著掏出一把鑰匙交給我,說這鑰匙是你們家老宅的,啥時候想回家就回。原來是她家買了我們家的老宅。
                  ⑧母親沒再提鑰匙的事兒。我想著老宅現在已經是別人家的了,也就再不能回去,就沒跟母親提鑰匙的事兒,把它包裹好,放在了柜子頂上的一個盒子里。
                  ⑨農歷六月六,我們老家有傳統廟會。母親執意要回去看看。無奈,我和弟弟只好依著母親。一路上母親說著故鄉風俗和舊年往事,精神從未有過地爽朗,她沒有看到我和弟弟偶爾交會的眼神里都藏著忐忑
                  ⑩三嬸聽說我們回來了,招呼我們去她家里。做鄰居的那些年,三嬸和母親一直處得很好,親姐妹一樣。吃過晚飯,三嬸拿了幾床鋪蓋說:“你們別嫌,都是干凈的。走,到你們家去,你們還睡你們各自的屋。”三嬸掏出鑰匙打開老宅的鎖,我們怔怔地望著那干凈整潔的院子,有些恍惚,仿佛我們從未離開過。
                  ?我送三嬸到大門口,對她說謝謝。三嬸說,咱不說遠親近鄰,我懂你媽的心思。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莊稼人走到哪里,其實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另外,我給你們鑰匙,還有一個原因。還記得你在家的時候,經常問我為什么總帶著一把老鑰匙嗎?我的老家在遙遠的山里,是土房子,因為一場突來的泥石流,房子沒有了,但母親一直讓我們自個兒保存著屬于自己的那把老鑰匙。想家的時候,我就看看老鑰匙,摸摸老鑰匙,想象著轉動鑰匙打開門鎖,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在眼前演電影,心里就熱乎乎的,就連當初的一些懊鋪、吵鬧都成了好。你們想回來看看的時候就回來,這里啥時候都是你們的家。
                  ?三嬸眼里有亮光閃爍,我也感覺似乎有水滴落進了眼里。
                  ?回城后,我把三嬸送來的鑰匙給了母親。母親摩挲著鑰匙說:“家門的鑰匙在手里,不論何種身份何種境遇,你還是個有家可歸的人。”
                  ?從那以后,不知為什么,有時候我也會摩挲那把老宅的鑰匙。那一個個齒痕,似一個個密碼,打開歲月的珍藏。
                  
            ?三嬸來電話說村里要建社區了,老房子要拆遷了,用不了多久,老家的人也都要住進樓房里了。停了停,她說:“也好,咱們有鑰匙。”
                  ?幾年過去了,母親一直保存著那把老鑰匙,再也未丟過。
                  ?老鑰匙陪著母親風來雨往,不經意間常生斑斑銹跡,但都會被母親那厚重、靈巧的雙手反反復復摩挲著擦亮。
            (選自《時代文學》2018年第7期,有刪改)
            (1)請參照下面表述將主要事件補充完整。
            母親尋找鑰匙——(①)——(②)——陪母親回老宅——(③)
            (2)閱讀第⑨段畫線語句聯系上下文,分析“我”和弟弟“忐忑”的原因。
            (3)理解文中第?段畫線語句的含義。
            那一個個齒痕,似一個個密碼,打開歲月的珍藏。
            (4)結合文本,簡要分析三嬸這一人物形象。
            (5)文中的“老鑰匙”承載著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

            組卷:197引用:25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