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西欽州四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22 0:0:2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分)
-
1.如圖示基因的作用與性狀的表現之間的關系。下列相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①過程與DNA復制的共同點,都是以DNA單鏈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進行的 B.③過程需要的物質或結構有mRNA、氨基酸、tRNA、核糖體、酶、ATP等 C.人的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通過蛋白質間接表現,苯丙酮尿癥是通過蛋白質直接表現 D.HIV和T2噬菌體都可以在人體細胞內進行①③這兩個基本過程 組卷:26引用:1難度:0.6 -
2.如圖表示翻譯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決定色氨酸和丙氨酸的密碼子分別是ACC和CGU B.甘氨酸和天冬氨酸對應的基因模板鏈中堿基序列是GGUGAC C.由圖可知核糖體的移動方向是從左往右 D.mRNA上堿基序列的改變一定會造成蛋白質結構的改變 組卷:36引用:9難度:0.6 -
3.下列關于基因和性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中心法則的內容不包括逆轉錄及遺傳信息從蛋白質流向蛋白質 B.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并不都是簡單的線性對應關系 C.基因表達的過程中三種類型的RNA都需要參與 D.基因控制生物體的性狀,而性狀的形成同時還受到環境的影響 組卷:22引用:2難度:0.8 -
4.下列關于“中心法則”含義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控制生物性狀 B.②③過程可發生在被RNA病毒感染的細胞內 C.⑤③④過程所需的原料分別是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D.②過程中堿基互補配對時,遵循A-U、U-A、C-G、G-C的原則 組卷:109引用:4難度:0.7 -
5.多組黃色小鼠(Avy Avy)與黑色小鼠(aa)雜交,F1中小鼠表現出不同的體色,是介于黃色和黑色之間的一些過渡類型。經研究,不同體色小鼠的Avy基因中堿基序列相同,但其上二核苷酸胞嘧啶(CpG)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現象。甲基化程度越高,Avy基因的表達受到的抑制越明顯。有關推測錯誤的是( )
A.基因的甲基化可能抑制Avy基因的轉錄 B.基因的甲基化使Avy基因的堿基序列發生改變 C.無法用孟德爾的遺傳定律解釋基因的甲基化現象 D.基因的甲基化對表型的影響可遺傳給后代 組卷:24引用:4難度:0.7 -
6.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了發現細胞適應氧氣供應變化分子機制的科學家。當細胞缺氧時,缺氧誘導因子( HIF-1α)與芳香烴受體核轉位蛋白(ARNT)結合,調節基因的表達生成促紅細胞生成素(EPO,一種促進紅細胞生成的蛋白質激素);當氧氣充足時,HIF-1α羥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調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HIF-1α被蛋白酶降解后可以生成多種氨基酸分子 B.細胞合成EPO時,tRNA與mRNA發生堿基互補配對 C.HIF-lα與ARNT結合到DNA上,催化EPO基因轉錄 D.進入高海拔地區,機體會增加紅細胞數量來適應環境變化 組卷:66引用:7難度:0.7 -
7.下列關于人體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肌細胞中有肌球蛋白、肌動蛋白等多種蛋白質,說明基因發生了選擇性表達 B.腦缺血導致的局部腦神經細胞死亡屬于細胞壞死 C.紅細胞在衰老時,染色質處于收縮狀態,部分基因轉錄受到抑制 D.每個細胞都會經歷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等生命歷程 組卷:7引用:2難度:0.6 -
8.DNA甲基化調控主要是通過調節DNA甲基化轉移酶(DNMTs)的活性和表達水平而實現的,DNA甲基化可能使抑癌基因無法表達,從而促使癌癥的發生和惡化,如圖所示。這種DNA甲基化修飾可以遺傳給后代,使后代出現同樣的表型,屬于表觀遺傳。研究表明蘿卜硫素具有抗腫瘤作用。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神經細胞已經高度分化,一般不再分裂,故DNA不存在甲基化 B.蘿卜硫素可能通過抑制DNMTs活性,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從而發揮抗腫瘤作用 C.甲基化若發生在構成染色體的組蛋白上,則不會影響基因表達 D.DNA甲基化會改變DNA的空間結構,影響DNA聚合酶的作用,使DNA無法復制 組卷:62引用:5難度:0.5 -
9.下列關于中心法則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核和細胞質都可能發生基因復制和轉錄 B.tRNA和mRNA堿基互補配對發生在核糖體 C.逆轉錄酶的合成發生在病毒體內 D.染色體DNA的復制發生在細胞核 組卷:7引用:4難度:0.7 -
10.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發現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三位科學家,HCV是一種單股正鏈RNA(+RNA)病毒,如圖為丙型肝炎病毒在肝細胞中的增殖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過程①代表翻譯,所需的原料和能量均來自于肝細胞 B.通過②和③完成+RNA復制時,需RNA復制酶的催化 C.過程②所需的嘌呤比例與過程③所需的嘧啶比例相同 D.+RNA和-RNA可以隨機與宿主細胞內的核糖體結合 組卷:8引用:1難度:0.7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
-
29.為了研究不同中性鹽脅迫對甜菜危害的差異,科研人員選擇中性鹽NaCl和Na2SO4對甜菜幼苗進行中度(140mmol/L Na+)和重度(280mmol/L Na+)脅迫,分析兩種中性鹽脅迫對甜菜光合作用的影響,結果如下表。回答下列問題:
處理 Na+
(mmol/L)色素含量
(mg/g)氣孔導度
[mmol/(m2?s)]凈光合速率
[μmol/(m2?s)]胞間
濃度(mg/g)對照組 0 1.65 116 30.1 220 NaCl 140 1.32 93 25.8 401 280 0.95 50 18.2 612 Na2SO4 140 1.01 50 16.1 420 280 0.62 22 4.6 1210
(2)葉綠體中光合色素分布在
(3)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4)與對照組相比,中性鹽處理后,甜菜凈光合速率下降,其原因可能是
(5)鹽脅迫引起氣孔關閉的原因分為氣孔限制和非氣孔限制,前者是鹽脅迫引起葉片含水量降低,使氣孔關閉,導致胞間CO2濃度下降,進而引起光合速率的降低;后者是由于鹽脅迫降低了光合速率,引起胞間CO2濃度升高,進而引起氣孔的關閉,即鹽脅迫直接影響了光合作用。本實驗中,鹽脅迫引起甜菜氣孔關閉的原因是組卷:7引用:2難度:0.6 -
30.植物能在分子、生理生化等水平上對逆境作出應答,提高自身的脅迫耐受性并將“脅迫記憶”遺傳給子代。研究發現,這種記憶往往是與表觀遺傳修飾有關,某實驗室以藥用植物活血丹為材料,設計實驗研究表觀遺傳修飾對生物性狀的影響。
(材料與用具:成熟的活血丹母株若干、UV-B熒光燈、培養盆、烘箱、天平等)
(要求與說明:UV-B輻射處理的具體操作、甲基化水平檢測具體方法等不作要求)
(1)補充實驗步驟:
①
②A組
③待第41天,每株基本均已通過無性繁殖方式生長出3~4級子株,采集母株和各級子株的根、莖、葉,測量其葉面積,然后對材料進行組別 A B C D 葉面積(cm2) 25 15 14 8 葉/總生物量(%) 53 47 50 50 甲基化水平(%) 33 29 26 21
(3)若檢測到B組各級子株甲基化水平與其母株
(4)有人認為本實驗無法排除不同基因型活血丹個體的遺傳差異,請你改進相關方案
(5)若基因甲基化則會導致RNA聚合酶不能與DNA分子結合而影響基因的表達。由此推測,腫瘤的發生不僅僅在于細胞中DNA突變,也可能與腫瘤細胞中的組卷:4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