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8章 金屬和金屬材料》2019年單元測試卷(7)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生活用品用金屬材料制作而成的是( )
A.
陶瓷杯B.
不銹鋼碗C.
塑料盆D.
玻璃茶壺組卷:150引用:59難度:0.9 -
2.青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銅、錫合金,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青銅屬于純凈物 B.青銅屬于金屬材料 C.青銅的硬度比銅大 D.青銅耐腐蝕,易鑄造成形 組卷:171引用:51難度:0.9 -
3.下列家用物品中,都用到的材料是( )
A.合成材料 B.天然纖維 C.金屬 D.玻璃 組卷:101引用:55難度:0.9 -
4.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因果關系不成立的是( )
A.洗潔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 B.稀硫酸能與金屬反應,用于去除鐵銹 C.鎢的熔點高且能導電,用于制作白熾燈絲 D.鎂粉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彈 組卷:26引用:3難度:0.8 -
5.關于鋼鐵及制品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含有某些金屬和碳元素的鐵合金,其性能比純鐵更優良 B.高爐中煉鐵的主要反應可表示為:Fe2O3+3CO 2Fe+3CO2高溫C.其它金屬單質與鐵一樣,都能與鹽酸反應得到氫氣 D.家用菜刀經洗凈擦干后可防止生銹 組卷:83引用:18難度:0.9 -
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銅是人類最早利用的金屬材料 B.鐵是目前世界年產量最高的金屬 C.大多數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單質形式存在 D.日常使用的金屬材料大多數是合金 組卷:140引用:5難度:0.7 -
7.電影《黃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濃鹽酸與濃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黃金的情節引起了廣泛的熱議.黃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沒有氫氣產生.根據以上信息,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①“王水”溶解黃金是化學變化;
②金比氫活潑;
③HAuCl4中,Au的化合價為+3價;
④可以將pH試紙伸入“王水”中測其酸堿度;
⑤“王水”可以用鐵質容器盛裝.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 組卷:1422引用:137難度:0.9 -
8.把金屬X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若放入FeSO4溶液中,無明顯現象。則X、Ag、Fe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正確的是( )
A.Fe、X、Ag B.X、Fe、Ag C.Fe、Ag、X D.Ag、X、Fe 組卷:204引用:78難度:0.9 -
9.由如圖信息可知,金屬活動性最不活潑的是( )
A.鎂 B.鋅 C.鐵 D.銅 組卷:39引用:10難度:0.9 -
10.現有鎂、鋁兩種金屬分別跟稀鹽酸充分反應,生成相同質量的氫氣.則可能的情況有( )
A.足量的稀鹽酸與等質量的鎂、鋁發生反應 B.足量的稀鹽酸與質量比為4:3的鎂、鋁發生反應 C.足量的稀鹽酸與質量比為8:9的鎂、鋁發生反應 D.等質量、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與過量的鎂、鋁發生反應 組卷:519引用:17難度:0.7 -
11.各取甲、乙、丙、丁四種金屬粉末,分別投入相同濃度的稀鹽酸中,只有甲、乙能產生氣體,乙反應更劇烈,再取一小塊丁投入丙的可溶性鹽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則甲、乙、丙、丁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丙>乙>甲 D.乙>甲>丁>丙 組卷:644引用:16難度:0.7 -
12.某學生將鋅粒放入CuSO4溶液中,發現鋅粒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同時還有少量無色無味氣泡產生。對于產生氣泡的“異常現象”,下列猜想無科學道理的是( )
A.產生的氣體可能是H2 B.產生的氣體可能是CO2 C.CuSO4溶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某種酸 D.CuSO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組卷:254引用:59難度:0.9 -
13.黃金是Au對應的單質,化學性質很穩定.而假黃金是銅鋅合金,顏色和外形似黃金.下列不能區分黃金與假黃金的方案是( )
A.在空氣中灼燒 B.放在鹽酸中 C.放在NaOH溶液中 D.放在AgNO3溶液中 組卷:199引用:30難度:0.9 -
14.現有等質量甲、乙、丙三種金屬,分別放入三份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價均為+2價)。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生成氫氣的質量:甲>乙>丙 B.相對原子質量:乙>丙>甲 C.金屬活動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質量:甲>乙>丙 組卷:2889引用:211難度:0.7 -
15.下列說法不符合事實的是( )
A.鋼鐵生銹是緩慢氧化 B.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C.鐵銹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 D.及時擦干被雨淋濕的自行車可防止自行車生銹 組卷:107引用:27難度:0.7 -
16.鐵在潮濕的空氣里會發生銹蝕,證明氧氣一定參加了反應必須要做的實驗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組卷:742引用:81難度:0.9
二、填空題
-
49.某化學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銅鋅合金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圖中固定裝置已略去)探究過程如下:
I.連接實驗裝置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Ⅱ.向B中加入質量為m的銅鋅合金粉末,由注射器A向B緩緩加入稀硫酸,待B中不再有氣體產生氣體時,夾緊彈簧夾,立即移出D中導管,恢復到常溫準確讀取并記錄量筒內水的體積.
Ⅲ.經過濾等操作,準確稱量并記錄B中剩余固體物質的質量.
IV.該小組的甲同學根據反應前后B中固體物質的質量計算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乙同學認定量筒內測得水的體積即為反應生成氣體的體積,并利用該氣體在常溫下的密度,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相關計算,得到樣品中鋅的質量分數.
請回答下列問題:
(1)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Ⅲ中,正確的操作順序是:過濾、
(3)通過誤差分析,化學小組發現乙同學所用數據不可靠.造成該數據不可靠的原因及其對計算結果的影響為:①Ⅱ中,移出D中的導管內留存有水,導致計算結果偏小.②組卷:91引用:6難度:0.5 -
50.一化學興趣小組對某月餅包裝盒中的“脫氧劑”很好奇,他們觀察到“脫氧劑”外包裝標注的成分為鐵粉、活性炭和氯化鈉,打開發現灰黑色的固體中還夾雜著少量紅棕色粉末。
【資料獲悉】鐵系“脫氧劑”的作用原理是利用鐵能被氧氣氧化,從而達到除氧保鮮的目的。
【教師指導】鐵被氧氣氧化最終產物為紅棕色的Fe2O3(其他產物忽略不計)。
【探究目的】小組同學欲探究該“脫氧劑”是否已經失效(即單質鐵是否已經完全被氧化),并測定各成分的質量分數,設計了以下探究實驗。
【實驗探究】
步驟1:小剛用磁鐵接近樣品,發現磁鐵吸引了部分黑色固體。
步驟2:稱取10.00g樣品與一燒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攪拌溶解后,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稱得其質量為7.28g。
步驟3:按如下裝置,將得到的7.28g固體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用電子秤稱得反應前后總質量差為0.15g。
步驟4:將錐形瓶中反應后的液體過濾,并將濾渣洗滌、干燥后,稱得其質量為1.20g。
【交流討論】
(1)由步驟1得出的結論是
(2)步驟2目的是
(3)步驟3中儀器A的名稱為
小明認為0.15g差值即為H2的質量,并由此計算出樣品中單質鐵的質量為4.20g。
小華提出在裝置的a導管處應該再連接一個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他這樣做的理由是
(4)如果步驟4中濾渣沒有經過洗滌,則稱得的質量
【教師指導】樣品在稀硫酸中除了Fe、Fe2O3分別能與稀硫酸反應外,還存在反應:Fe+Fe2(SO4)3=3FeSO4.因此,小明用產生H2的質量計算樣品中鐵的質量不合理。實際上,樣品中單質鐵的質量應該是與酸反應消耗的鐵和與Fe2(SO4)3反應消耗鐵的質量總和。
【學生實驗】小紅將步驟3的裝置進行了改進,重新稱取10.00g樣品進行實驗,并準確測得固體與足量稀硫酸反應前后總質量差為0.14g。
【數據處理】由于反應過程較復雜,小組同學在老師的幫助下,推算出與Fe2(SO4)3反應消耗鐵的質量為0.56g。
【請你參與】
(1)寫出Fe2O3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請根據以上數據,計算該樣品中各成分的質量分數。組卷:160引用:6難度:0.1